乡贤戴天球
辛亥革命网 2015-03-03 08:59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闻史 查看:
今年是扬州乡贤戴天球诞辰120周年、去世40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今年是扬州乡贤戴天球诞辰120周年、去世40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戴天球,名果,字星一,号醒呓,江都真武人。16岁那年,他只身赴南京,就读新式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两江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两江法政学堂改为民国法政大学,戴天球继续在该校进修。因袁世凯窃国篡权,官僚复活,戴天球乃赴日本,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并入日本大学习法律。二次革命后,孙中山于1913年8月赴日,组织中华革命党,创立法政大学,培养革命干部。是年,戴天球入该校专修政治经济,参加中华革命党,谒见孙中山于东京寓所,受到孙中山的勉励。因此,家里接济断绝,生活窘迫,不得已,以编讲义,刻苦自给。先后在日4年,学成后,本拟继续研究,因抗议日本侵华事件,毅然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著名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入社书号为656。1916年8月20日,参加在上海愚园召集的南社临时雅集,到会者有叶楚伧、马君武、朱少屏等26人,戴天球名列21。
1917年7月,孙中山开府广州,戴天球追随入粤,任职大元帅府。当时,西南军阀嚣张,阳称革命,阴则阻扰,且语侵孙中山。戴天球愤慨万状,于讲演中,公开斥责军阀。以此惹祸,故星夜驰沪。为谋生计,遂执业律师。北伐成功,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戴天球为之振奋。次年,重返国府任职,年仅33岁。不久,戴天球倦于政治,认为国家进步,在于社会改良,从此绝意仕途,寓居扬州缺口街,从事地方建设,并重执律师业务,先后任江都律师公会会长,私立扬州中学、震旦中学校董,举凡教育、实业、社会救济等公益事业,皆热心参与。1931年,淮河泛滥,灾民遍野,戴天球奔走呼号,救助无数。
1936年,国民政府起草宪法,准备行宪,戴天球当选为全国律师团体之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37年底,扬州沦陷,戴天球招抚爱国知识青年,于江都真武、樊川等地恢复私立扬州中学,自任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选为江都商会会长。1945年底,参加于南京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修订宪章。1947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律师团体代表。旋又约集各省市律师公会代表,前往南京组织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与胡显伯、丁光祖并称扬州律师界“三杰”。冶春后社是扬州著名文学团体,不少成员相继谢世,加之抗日战争,又有不少成员避居他乡,实际上名存实亡。1947年6月,戴天球与杜召棠发起恢复,经常邀请名流于其缺口街寓所举行雅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40年代末,戴天球携家旅居台湾。无论在台湾,或赴海外儿子处小住,他都魂绕梦牵着故乡扬州。晚年,他在台湾出版的《扬州乡讯》上连续刊发多篇回忆昔日扬州的文章,如《张丹斧》、《宣瘦梅》、《李涵秋轶事补》、《赖文光被擒前后遗闻琐事》及《醒呓杂缀》等,其中《醒呓杂缀》于《扬州乡讯》连载23期,近四万字。这是一部未完成的扬州文史研究著作。1970年春,戴天球在加拿大为是书写的前言中告诉我们,他计划将所属扬州的轶闻陈迹,以及他几十年间耳闻目击与自身经历的种种琐事,一一笔而记之,以供日后好事者采风问俗,搜奇志异,谈今论古,追源溯始之参考。遗憾的是,《醒呓杂缀》仅写了开篇,即第一部分扬州评话,病魔便夺去了他的生命,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按计划全部写完,《醒呓杂缀》将是一部洋洋巨著和不可多得的扬州文史研究资料。
戴天球,名果,字星一,号醒呓,江都真武人。16岁那年,他只身赴南京,就读新式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两江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两江法政学堂改为民国法政大学,戴天球继续在该校进修。因袁世凯窃国篡权,官僚复活,戴天球乃赴日本,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并入日本大学习法律。二次革命后,孙中山于1913年8月赴日,组织中华革命党,创立法政大学,培养革命干部。是年,戴天球入该校专修政治经济,参加中华革命党,谒见孙中山于东京寓所,受到孙中山的勉励。因此,家里接济断绝,生活窘迫,不得已,以编讲义,刻苦自给。先后在日4年,学成后,本拟继续研究,因抗议日本侵华事件,毅然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著名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入社书号为656。1916年8月20日,参加在上海愚园召集的南社临时雅集,到会者有叶楚伧、马君武、朱少屏等26人,戴天球名列21。
1917年7月,孙中山开府广州,戴天球追随入粤,任职大元帅府。当时,西南军阀嚣张,阳称革命,阴则阻扰,且语侵孙中山。戴天球愤慨万状,于讲演中,公开斥责军阀。以此惹祸,故星夜驰沪。为谋生计,遂执业律师。北伐成功,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戴天球为之振奋。次年,重返国府任职,年仅33岁。不久,戴天球倦于政治,认为国家进步,在于社会改良,从此绝意仕途,寓居扬州缺口街,从事地方建设,并重执律师业务,先后任江都律师公会会长,私立扬州中学、震旦中学校董,举凡教育、实业、社会救济等公益事业,皆热心参与。1931年,淮河泛滥,灾民遍野,戴天球奔走呼号,救助无数。
1936年,国民政府起草宪法,准备行宪,戴天球当选为全国律师团体之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37年底,扬州沦陷,戴天球招抚爱国知识青年,于江都真武、樊川等地恢复私立扬州中学,自任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选为江都商会会长。1945年底,参加于南京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修订宪章。1947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律师团体代表。旋又约集各省市律师公会代表,前往南京组织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与胡显伯、丁光祖并称扬州律师界“三杰”。冶春后社是扬州著名文学团体,不少成员相继谢世,加之抗日战争,又有不少成员避居他乡,实际上名存实亡。1947年6月,戴天球与杜召棠发起恢复,经常邀请名流于其缺口街寓所举行雅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40年代末,戴天球携家旅居台湾。无论在台湾,或赴海外儿子处小住,他都魂绕梦牵着故乡扬州。晚年,他在台湾出版的《扬州乡讯》上连续刊发多篇回忆昔日扬州的文章,如《张丹斧》、《宣瘦梅》、《李涵秋轶事补》、《赖文光被擒前后遗闻琐事》及《醒呓杂缀》等,其中《醒呓杂缀》于《扬州乡讯》连载23期,近四万字。这是一部未完成的扬州文史研究著作。1970年春,戴天球在加拿大为是书写的前言中告诉我们,他计划将所属扬州的轶闻陈迹,以及他几十年间耳闻目击与自身经历的种种琐事,一一笔而记之,以供日后好事者采风问俗,搜奇志异,谈今论古,追源溯始之参考。遗憾的是,《醒呓杂缀》仅写了开篇,即第一部分扬州评话,病魔便夺去了他的生命,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按计划全部写完,《醒呓杂缀》将是一部洋洋巨著和不可多得的扬州文史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