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先驱谢龙俊小传
辛亥革命网 2015-01-13 14:11 来源:重庆政协报 作者:谢凯强 查看:
谢正杰,字松生,号龙俊。辛亥革命曾用已故三哥龙光之名为化名。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奔走于天津、奉天、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
谢正杰,字松生,号龙俊。辛亥革命曾用已故三哥龙光之名为化名。1886年生于四川彭水县清平乡仁家湾,1897年考入彭水城南摩云书院,1901 年考入成都高等学堂,翌年母逝,回家治丧,知县迎于码头,路过保家楼未婚父岳刘府时应邀题一对联。上联:郁江滔滔浪清水沐鹿山书院;龙俊对其下联:烟枪息息香气陶醉保家群儒(烟枪息息指当时抽鸦片烟,保家文化人都被染上)对仗非常工整。1902 年龙俊获(理科最佳)成绩,蓉城学堂将喜报专送酉阳州府,州府又派专人鞭炮鸣送谢家贺喜(现仍贴大塘堡堂门楣右上)。1903 年龙俊又以优秀成绩考上北京铁路交通学堂。三年读书中,龙俊目睹清政府丧权辱国,媚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深怀救国大志,赞同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在校加入同盟会。卒业后,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奔走于天津、奉天、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1911年12 月18 日,以南方议和团秘书之职,随伍廷芳全权代表在上海租界与袁世凯全权代表唐绍仪议和,1912 年1月1 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龙俊供职总统府参事。后总统辞职,龙俊随孙中山去上海、广州继续革命活动。1913 年7 月,龙俊受命去天津活动,12 月被袁氏特务追捕,解北京入狱,袁欲以五省调员之职诱降,龙俊宁死不受。在狱中书写家书一封,有七律二首,其一:“男儿正面返江东,落魄英雄蹲胡同。立志还乡当何时,威加海内歌大风。”其二:“卖吾一口小田园,济瞿寒叶草木鲜。岂可几度议和去,瞎了眼睛娥眉潜。”诗中潜含声讨袁氏复辟罪行,并勉其亲属:“共同奋斗,清除枭孽。”其诗句中,藉云将一块田园变卖后,救济秀山姓瞿的寒士的故事,以诗谜方式透露:“袁世凯害我”五个字,显示了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915 年1 月(袁世凯称帝之日),袁世凯将谢龙俊等26 位革命人杀害。谢公时年29 岁。
民国七年南京政府告知彭水县政府,隆重召开追悼大会,亲属领用四年的抚恤金。《四川辛亥革命史料》第四辑和叶彭水概况曳渊柯仲生著冤、叶彭水县志曳、《彭水县民族志》均载云:“其冠冕人物我彭邑当推清水乡之谢龙俊,城赵二君——二君同为同盟会员,被袁氏所戮,对民国缔造,卓著勋猷,海内震悼,称烈焉。君之功绩,实属我一邑之光。”
民国七年南京政府告知彭水县政府,隆重召开追悼大会,亲属领用四年的抚恤金。《四川辛亥革命史料》第四辑和叶彭水概况曳渊柯仲生著冤、叶彭水县志曳、《彭水县民族志》均载云:“其冠冕人物我彭邑当推清水乡之谢龙俊,城赵二君——二君同为同盟会员,被袁氏所戮,对民国缔造,卓著勋猷,海内震悼,称烈焉。君之功绩,实属我一邑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