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的诗歌和篆刻墨迹

辛亥革命网 2015-01-12 14:09 来源:重庆政协报 作者:邹以海 查看:

邹容以《革命军》扬名于世,诗歌和金石篆刻也是年轻的邹容言志的载体。
  邹容以《革命军》扬名于世,诗歌和金石篆刻也是年轻的邹容言志的载体。邹容最早的诗大概要算《改神童诗》了。原诗“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都是读书人”,邹容有感于腐朽的清王朝官吏鱼肉百姓,将其改为“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贪官与污吏,尽是读书人”。改诗直刺清政府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血洒北京菜市口。闻讯谭嗣同牺牲,邹容冒着杀头危险,把谭嗣同的画像置于他的桌侧,并毅然提笔写下《题谭嗣同遗像》一诗院“赫赫谭君故,湖湘士气衰,唯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充分表达了自己决心步其后尘,效法壮举,杀身成仁的决心。

  在上海广方言馆补习日语,为留日作准备期间,他眼见黄浦江上码头劳工的艰辛,深有触动,抄录时人蒋智由《有感》一诗,以表达感受院“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这明显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1903 年因《苏报》先后登载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邹容的《革命军》,章尧邹先后入狱。在英租界监狱里,受到非人的待遇。在狱中他们慷慨激昂,以诗言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革命唱和诗篇。先是章太炎作一首《狱中赠邹容》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米侯。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邹容和诗一首《狱中答西狩》院“我兄章枚叔,忧国心如焚。并世无知己,吾生苦不文。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钥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

  用典是对诗人国学根底的一个检阅,在邹容不多的诗里。有一首颇得章太炎好评的七绝院“苍岩坠石连云走,药叉带荔修罗吼,辛壬葵甲今何在,且向东门牵黄狗”渊《涂山》冤。这首诗用了佛经和李斯的典故,相当贴切。于此印证了邹容“年十一,诵群经,《史记》尧《汉书》皆上口”渊章太炎《邹容传》冤,较为深厚的国学根底。

  邹容闲暇喜篆刻和书法,他的书法篆刻为时人所推崇,史学家冯自由在其《中国国民党史稿窑邹容传》里说院“所做类篆刻名手,人以为天才”。邹容的书法作品中流传于世的主要是隶书和篆书两种。在上海爱国学社他结识了章太炎,两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从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章太炎得知邹容擅长书法,便让邹容给自编反清学术思想集《訄书》,题写了苍劲古朴的隶书书名。

  1903 年5 月邹容留日期间,与爱国学社相识的蔡寅往来密切,情义深笃。蔡寅别号壮怀,工诗善画,常和邹容有书画相赠。邹容用篆书题写的扇面“保罗心事卢梭书”,疏朗有致,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落款为行书“邹容为吴江壮怀画像”。该作品由蔡氏后裔捐献国家,收藏在苏州博物馆里。蔡寅曾和柳亚子出资刻印《革命军》一书。邹容与章太炎深陷狱中时,蔡寅还曾密与书信多方营救。

  除了为好友题赠书法和刻印言志外,邹容还和同好相互切磋篆刻技艺。有一件轶事,反映了邹容的志趣和刚烈的个性。一位到日本镀金的富家子弟,自刻了一印,上书“壮游日本”四个字,让邹容评价一下篆刻工艺。邹容看后立即掷还,未就技艺置评一语。严肃道院才游个日本就称为“壮游”,那人家环游世界又如何来自夸呢浴让那人悻悻然无趣而返。

  邹容的六弟邹侠丹曾回忆院二哥少年时就喜研习篆刻,曾有若干方石印作品。但因年代久远,家人也未曾留意收藏,至今散失无存。现在珍藏于重庆博物馆的仅有一枚。是1903 年邹容留学日本,刻了送给好友邓只淳的一方篆刻,题为“英雄心胆依然在”,互为勉励。这方印采用白首山石旧章,磨平后重刻而成。1951 年由邓捐献给西南博物院,即现在的重庆博物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