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驱——李茂林

辛亥革命网 2014-10-17 09:32 来源:包头日报 作者:姬卉春 查看:

1904年,包头史上第一个留学生留学日本,后来也成为包头第一个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叫李茂林。
  1904年,包头史上第一个留学生留学日本,后来也成为包头第一个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叫李茂林。

  李茂林(1883-1920),字如松,祖籍陕西神木。

  清水河小学堂、山西省师范学堂、京师国子监,家境殷实、出生于东河区财神庙二道巷18号的李茂林,一路读书至1904年,被清政府派送日本留学,先学医,后入东洋大学警务系。在日留学期间,李茂林开始接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一类资产阶级革命学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李茂林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成员之一,经常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同年,随孙中山由日本赴比利时。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茂林和许多同盟会成员纷纷回国开展革命工作,孙中山亲自送行,并与李茂林合影留念。

  回到包头后李茂林利用各种场合积极宣传先进的变革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动员自己妻子带头放脚,成为轰动包头的一件新鲜事。

  每遇民间社团唱戏,利用开戏前的机会,他登上戏台演讲,传播革命思想,介绍在日本耳闻目睹的新鲜事物,如火车如何跑得快、取暖用火炉等等,但不为当时闭塞守旧的人们所理解。人们看他头上没有辫子,还暗地咒骂他。

  包头第一辆自行车也是李茂林从日本带回来的,他骑着自行车满街飞跑,被当地人称为“李疯子”。

  李茂林一面在官府任职,先后被萨拉齐厅委任咨议局议员等职,负责选举、调查烟务、创办教育会、进行劝学等事宜;一面秘密发展同盟会员,进行推翻清政府的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在他及山西派来的同盟会员的宣传鼓动和秘密组织下,包头有了第一批同盟会员,其中有他的同窗好友郭鸿霖、李士元、王定圻等。李茂林家也成了同盟会的秘密联络点,常有北京同盟会的人送密信到他家。包头地区也成为早期同盟会非常活跃的地区之一。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李茂林与山西同盟会派来的王建屏等人积极策划响应。是时,驻防归化的清八旗边防营管带周维藩率领部分士兵起义,其中曹富章、张林所带的一哨人马由武川开到包头城北,意欲夺取包头。郭鸿霖、李茂林等闻讯派人同驻包头临时主政的五原厅同知樊恩庆谈判,劝说其让起义军入城,宣布包头独立。

  樊恩庆一面佯装同情革命,欢迎起义军入城,一面却密令其部下埋伏,伺机行动。12月4日,樊恩庆设宴款待起义军首领和同盟会领导。席间伏兵四起,当场杀害革命党人10余人。李茂林跳窗越墙跑掉,幸免于难。翌年1月,阎锡山率领山西民军攻占包头。

  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李茂林去南京向孙中山汇报北方革命进展情况,协助做南京临时政府的筹建工作。民国二年(1913年)李茂林在北京石家庄一带活动,做参议员竞选等工作。袁世凯派人秘密监视原同盟会(已改为国民党)议员的活动。李茂林发现随从窃看他的密信,盛怒之下卡住此人脖子向外猛摔将其摔死。为此,遭到袁世凯迫害,在石家庄坐监,袁世凯倒台后才结束了这场官司。

  民国五年(1916年)李茂林回到包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开展革命工作比较困难,他通过旧交在山西繁峙县、五寨县做过警务长。在此期间与孙中山仍有通信往来。

  民国九年(1920年)冬天,李茂林长子去石拐拉煤,他不放心,只身骑马去找,从此一去不返,后被人发现死于石拐一马厩内,死因不明。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