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革命者——陈璧君

辛亥革命网 2014-09-03 10:09 来源:宝安日报 作者:马双丽 查看:

大多数人对于陈璧君的了解,多是间接地来自于汪精卫,她是这位大汉奸的妻子,她曾是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也曾是汪精卫刺杀小组的成员之一。

  大多数人对于陈璧君的了解,多是间接地来自于汪精卫,她是这位大汉奸的妻子,她泼辣霸道,逼死汪精卫身边的女人。但在早期的岁月中,她也是一位有着革命豪情的女子,她曾是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也曾是汪精卫刺杀小组的成员之一。

  1891年11月5日,陈璧君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的陈姓华商家。其父陈耕基,年轻时携妻闯荡南洋,成为当地富有的橡胶商和体面的绅士。母亲卫月朗是一个性格开朗,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女性。长大后的陈璧君,和母亲的性格颇有几分相似,有主见,有胆魄,比一般女生更有思想和决断力。

  1906年15岁的陈璧君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就读。陈璧君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对政治十分关心,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同年,孙中山自日本抵达马来西亚,在槟城成立同盟会分会。陈璧君积极参与同盟会的活动,表现出很高的革命热情。当时同盟会分会在马来西亚刚刚成立,急需吸收新的成员,几个老会员见陈璧君热情高,活动能力也很强,便将她发展为会员。于是,15岁的陈璧君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

  后来,陈璧君将她参加同盟会的事情告诉了母亲。开明的卫月朗并没有过多地责备女儿,她认为女儿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对她的成长有好处。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在政治上超脱的商人,他知道后坚决反对。为此,卫月朗还带着陈璧君专门拜访了孙中山先生,了解情况。没过多久,卫月朗不顾丈夫的反对,也加入了同盟会。母女二人一同加入同盟会,这在当时极为少见,一时被传为佳话。

  1907年,汪精卫随孙中山到南洋宣传革命和筹集款项。16岁的陈璧君在槟城同盟会会长陈世荣家的莎兰园,见到了这位只有24岁的革命才子汪精卫,并对其一见倾心。从此只要有汪精卫的演说会,陈璧君必然到会,成为忠实的听众。但对于陈璧君的热情追求,汪精卫并未做任何表示。1908年初,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一路追到日本。在这期间,得知同盟会正为活动经费发愁,陈璧君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物,全部拿出来捐给了同盟会,作为活动经费。

  1910年汪精卫决意亲赴北京刺杀清政府摄政王载沣,以回击外界对同盟会高级干部的质疑。陈璧君毅然与之同行。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

  由于细节上的疏漏,汪精卫等人的刺杀行动尚未实施,就泄露了行藏。黄复生、汪精卫两人相继被捕,并被判处终身监禁。陈璧君由于提前回到日本,幸免于难。

  得知汪精卫被捕后,陈璧君忧心如焚,四处奔波,设法营救。她只身来到北京,买通狱卒给汪精卫带去了一些鸡蛋,并在其中的一枚鸡蛋里藏了一封充满着决绝精神的情书,给汪精卫送去难能可贵的慰藉。汪精卫收到信后,大为感动。这一事件使他们二人的感情大为升温,为他们最后结为连理做了关键的感情铺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久,清廷覆灭,汪精卫获宽释出狱。陈、汪二人聚首上海。1912年3月,汪精卫正式宣布和陈璧君结婚。4月下旬,两人在广州正式举行盛大婚礼,伴娘是何香凝,时称他们是“患难姻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