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辛亥革命先驱——谭惠泉
辛亥革命网 2014-09-01 15:26 来源:茂名政协 作者:熊葵 查看:
谭惠泉(1886-1972)名汉字惠泉,高州顿梭镇八角山村人。少有大志,年十八(1904年)即与同村熊英,信宜林云陔、梁泽寰等于高州文明门楼,在熊子明的私塾掩护下,秘密组织“新高同志社”,进行推翻满清的活动。后被清兵追逼逃至广州,考入广州警察学堂,获交革命先烈朱执信,加入同盟会,矢誓以身许国。“三·廿九”广州之役,他与林云陔、熊英均参与其事,因未加入战斗行列,得免株连。辛亥武昌起义成功,他与熊英等协助林云陔光复高州。他们先聚众于高州城的“鸿渐试馆”,候至九月廿三日,众人持枪械拥随林云陔一举攻入高州道台衙门。号称“杀人王”的高州道台彭言孝惧怕,不敢反抗,率防营向广西逃跑。众革命党人,在林云陔的带领下,当日即宣布高州反正,并即成立高州军政分府,并推林云陔为分都督,谭惠泉、熊英为参议。后谭惠泉奉命派去省谒胡汉民大都督,报告高州光复及成立高州军政分府的经过。不久,谭惠泉奉胡汉民之命出任新宁县知军。他在新宁县除暴安良,肃清匪赌等祸患,以廉能而名噪一时。讨袁世凯之役,谭惠泉再奉命主持雷州军事,率军占领雷州半岛,被推举为军事指挥官兼海康县长。讨陈炯明之役,谭惠泉再奉派为高雷讨贼军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三梯团司令,率部队从信宜南下,再次光复高州。1926年后,谭惠泉不再担任军职,致力於国民党广州市党务工作,历任广州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及常务委员。1940年出任广东省西南行署秘书长。他乘当时行署在高州的机会,积极振兴高州教育,创办皭然中学及丽泽中学。抗战胜利后,历任广东省国民党监察委员及立法委员。后随国民政府迁台湾。1972年病逝於台北。
谭惠泉先生既是一位智勇双全,精通韬略的武将,又是一位“蓄道德,能文章”、儒雅谦逊的文官。现略述其中二三事迹:
国民十一年(1922年)夏,陈炯明叛变,谭惠泉被任命为高雷讨贼军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三梯团司令,率部队驻防信宜,当时叛军第六路司令胡汉卿率部窜至水东,后进驻高州,直接威逼信宜。谭惠泉欲进攻高州,恨自己兵力不足,未敢莽动。适逢一日,粤军第一军长梁鸿楷,派参谋长陆某,携报告一大簇途经信宜。报告中扬言,将自三罗南下进攻高州。谭惠泉见报告后,暗想正好利用他们之间矛盾,可以智取高州,便暗中抽出十多份,让陆某将其余带走。次日,即派人潜入高城,乘黑夜在高州四城门出入孔道张贴,并播散流言,制造紧张气氛。驻高州的叛军胡汉卿部官兵,果然惊恐。谭惠泉即亲率部队围攻高州东西北三城门。只擂鼓呐喊,鸣炮佯攻,敌军不知虚实,不敢接战。胡汉卿仓促率部属从南门逃窜至梅菉,鳌头一带。谭惠泉运用智谋,不损一兵一卒,再光复高州。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谭惠泉奉派出任广东省政府南路行署秘书长。次年一月,南路行署主任罗翼群到职。不久,南京汪精卫伪政权成立,南路行署要通电声讨。罗翼群面谕谭惠泉及李怀霜(秘书,信宜人)、黄子谷(秘书、海康人)各拟电文一通,呈罗亲自抉择。结果惠泉所拟的为首选。罗翼群评价说:李文上追汉魏,黄文崇尚六朝,均未及惠泉所拟的义正辞严,通俗晓畅。故难怪后人评价谭惠泉为“蓄道德,能文章”者,实当之无愧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谭惠泉竞选茂名省参议员,事前曾征得邓龙光同意的。后经黄俊思,黄选卿、杨任宇、林楚新等多日奔走,签名答允投谭惠泉一票的县参议员,已达三分之二。至此,众人电请惠泉即返高州竞选。他抵高次日,林楚新等设宴为他洗尘,正饮宴间,邓龙光有急电至,要求惠泉把省参议一席让由林正煊(林温伯)当选,俾得让林正煊竞选省参议长云云。在座二十余人,无不面面相觑,一时难以理喻。唯独惠泉本人略事思考,即从容当众宣布,决心退让,理由是:他不作省参议事小,茂名损失一省参议长事大。当即复电给邓龙光,决定让林正煊当选。他在高州逗留一、二日,安抚曾为其竞选出力的众亲友后,即返广州。他这种胸怀若谷,雅量高致,忍让谦逊的道德风范,实堪为我们后人好好学习的革命先驱!
注:本文资料主要参考谭惠泉本人及熊皭然、江茂森、吴熙业等先贤的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