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辛亥革命网 2010-03-23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邹容于光绪二十四年,受维新思想影响,去日本驻重庆领事馆学习日语,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撰成

 

邹容是20世纪初年涌现出来的、影响很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之一。
 
邹容(1885~1905年),原名绍陶,字蔚丹,又作威丹,四川巴县人。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出身于一个颇为富裕的大行商家庭。
 
1891年,刚满6岁的邹容就进私塾读书。12岁时,参加县童子试,因对八股试题不满,当场与主考官顶撞,愤而退出考场。1898年,邹容在重庆跟日本人学习英语和日语,获得机会阅读资产阶级的书报,接触到西方民主学说,吸收新的思想,打开了眼界。
 
1901年夏,邹容冒酷暑步行上千里到达成都,考取官费留学日本。由于邹容思想激进,为守旧者不满,当道者以“不端谨”为理由,取消其官费留学资格。同年9月,他离开重庆到上海,进入“广方言馆”日语班补习日语,准备自费到日本留学。
 
1902年春,邹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邹容废寝忘食,精读了不少名著。在1903年的留学生会馆新年团拜会上,他登台演说,大倡排满主义,号召反清革命。此后,凡留学生开会,必争先演说,在留日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唤起人们觉悟,邹容还参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的自由平等学说,结合中国情况,开始着手编写鼓动资产阶级革命的通俗读物《革命军》。
 
1903年4月,邹容回到上海,住在蔡元培、章太炎等组织的“爱国学社”,和比他大18岁的章太炎建立了友谊。在章太炎的帮助和影响下,邹容的革命民主思想日渐成熟,积极参加“爱国学社”的各种活动。同月,邹容为了团结全国学生,还发起成立了“中国学生同盟会”,博得海内外爱国学生的广泛支持。
 
1903年4月,邹容完成富有战斗性的宣传民主革命的著作《革命军》。全书约有两万言,分7章,以火热的激情,犀利的笔调,通俗易懂的文字,从革命的正义性谈起,对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方法和革命的前途,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序末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记”。章太炎为它作序,称它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这本书由柳亚子等几个革命党人集资,于1903年5月在上海大同书局出版。
 
清朝统治者对《革命军》一书问世惊惶万分。1903年6月,因《革命军》而引起的所谓“苏报案”事件发生。30日,章太炎被捕。翌日,邹容不愿让章一人承担责任,挺身而出,到巡捕房投案。1905年4月3日凌晨,年仅20岁的邹容在帝国主义的迫害下,病死于狱中。
 
《革命军》一书风行国内外,各地纷纷翻印,重印达20余次,印数达百万册以上,在清末革命书刊中占第一位,影响很大。1912年2月,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追赠邹容为“大将军”,表彰他的革命功勋。

(责任编辑:之熙)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