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驱——黄兴

辛亥革命网 2010-03-22 00:00 来源:民革湖南省委 作者:民革湖南省委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领袖黄兴,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辛亥革命先驱——黄兴,

  黄兴,湖南长沙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领袖。

  1902年春,黄兴先生再赴日本留学。旅日期间,他“既矢志革命”,以创办杂志、请授军略、成立编译社等方式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1903年,黄兴先生发动留日学生成立拒俄义勇队,回国亲赴南京、武昌等地,猛烈抨击清政府腐败无能,鼓吹革命,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3年11月4日,黄兴先生邀约湖湘爱国志士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宗旨,在长沙发起成立中国国内最早的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1904年初,商定发起长沙武装起义。为筹集起义经费,黄兴先生毁家纾难,出卖家中祖传业田。尽管这次长沙起义不慎走漏消息而告失败,却震动了清朝封建统治,被誉为“中国内地革命之先声,”从此,革命风潮“弥漫三湘”,黄兴先生成为革命志士心中反清革命的领袖。

  1904年11月,黄兴先生第三度赴日本,继续探讨革命道路。次年,他在东京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两位革命伟人一见如故、纵谈天下大势及革命方法。在孙、黄等人的推动下,于1905年8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通过了黄兴先生等起草的章程,推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理,黄兴先生担任执行部庶务。从此,孙、黄成为肝胆相照、甘苦与共的亲密战友,共同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同盟会成立后,黄兴先生参与发动并指挥了一系列反清革命的武装起义。1907年和孙中山先生共同领导了广西钦廉防城起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而挫败。孙中山先生遭到清朝政府的通缉,被迫流亡海外达5年之久。从此,黄兴先生直接担负起领导武装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重任。先后发动了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等。这些起义打击了清廷,唤醒了民众。

  1911年4月,黄兴先生亲自领导了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之前,他挥毫写下遗言:“本日弛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起义爆发后,他亲率“敢死队”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勇猛冲杀,被枪弹击断右手2指,仍坚持战斗。这次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正如孙中山先生所高度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作为中国同盟会在国内的主要领袖黄兴先生,从上海赶赴武汉,亲临前线,被推举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领导汉阳保卫战长达24天之久。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相继争得20多省宣布独立,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南京光复后,聚于上海的独立各省代表组织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公推黄兴先生为大元帅,他坚辞不受。未过几日,正值孙中山先生从海外回到上海,于是同盟会决定在南京设立临时政府,由参议院选举孙中山先生为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黄兴先生受任为陆军总长,负责全部军事工作,组织革命军准备北伐。南北议和后,他担任南京留守。民国初建,百废待兴,他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计划,不辞劳苦,日理万机,为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民主共和国做了大量工作。

  1913年3月,在孙中山发起的讨袁“二次革命”中,黄兴先生担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他流亡日本,辗转美国,所到之地,依然不忘革命。1915年2月,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黄兴先生愤慨至极,于1916年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发起的护国运动,为讨袁护国、再造共和,尽到最大努力。

  然而,就在这共和亟待重建、民族正待复兴之时,这位“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的辛亥革命元勋,却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1916年10月31日,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黄兴先生在上海猝然长逝,年仅42岁。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将黄兴先生隆重国葬于湖南省岳麓山。至今岳麓山上仍有名联:“一代勋名昭国史,千秋浩气壮名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