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慧初生平

辛亥革命网 2010-10-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傅国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傅慧初,原名维海,后改名维心,因在家排行老二,故尊称为傅二爹。1879年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西河金铺黄林冲乡,1963年病逝于湖北武昌,享年
 

  傅慧初,原名维海,后改名维心,因在家排行老二,故尊称为傅二爹。1879年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西河金铺黄林冲乡,1963年病逝于湖北武昌,享年85岁。

  傅慧初先生于1900年公派赴日本留学,就读日本高等警务学校。毕业后入明治大学法科再次深造。在日本期间,由友人田桐介绍晤认了孙中山先生和陈少白,徐锡鳞等革命派人物。缘志趣相投,爱国情操一致,故成为孙中山先生的挚友,更是中山先生的忠实信仰者和追随者。在中山先生领导下,为求革命真谛,同举救国大业,成为了中山先生创立的兴中会重要成员。在辛亥革命时期,是辛亥革命同志会的首领之一。历任安徽省高等警官学校教官,私立法政学校监督委员。安徽省都督府总参事及议会会员、总教练、总参军宣传特派员,安徽省党部评议员及皖南皖北宣抚使。

  在排满、倒袁、反护法反帝的革命运动中,不惜个人安危,南北奔走,积极筹备北伐,任大本营各部宣传特派员,国民革命右路军前司令部副主任,还参加了山东淮县的独立运动,在此期间与中山先生朝夕相处两年之久。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傅慧初奉命秘密招生,并任黄埔军校1-6期的招生部长。英山籍黄埔的学生就有46人。如继周恩来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傅维钰、历任英山县委书记32年的金任轩、红十军的参谋长彭干臣、北伐军的团长傅昌炎、红74师政委姚家芳、国民党师长段林茂、黄埔军校任教的郑在远,还有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内务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的章夷白等,故解放前后国共两党的很多军政官员,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其政绩斐然。

家谱上的傅慧初

  傅慧初信仰坚定,爱憎分明。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蒋介石窃取了国民党军政大权。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傅慧初当时任国民革命军右路军前敌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在一次军事会议上,义愤填膺的当面斥责蒋介石,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表现了“正气存而人心振,直声出而议场惊”的革命气节和激情。尔后又三次亲笔上书蒋介石,劝其回头是岸,然而蒋介石木已成舟,毫无悔改之意,无可救药,并将傅慧初非法逮捕,押解南京监禁,险遭杀害,后蒙友人营救,才得以获释,从此,与蒋势不两立,不闻政事,闲居上海。1935年,傅慧初回到英山,在家乡从事抗日活动,力佐杨必声县长施政举措,创办英山模范学校(后改名英山县立一中)。傅慧初还力荐英山巨商傅恒裕捐资修建了亲泛小学,不论本姓外姓凡入校者一律不收取学费。傅慧初任第一届名誉校长,其女傅淑贞任此校一名教员。

  1947年傅慧初随省府迁至武昌,又被当选为湖北省参议员并与夫人胡氏客居武昌。1948年由居正先生发起郑醒佛起草的《革命先进英山傅慧初先生七旬双寿介言》庆贺傅胡两老古稀双寿,庆典设在现今辛亥革命博物馆即武昌红楼的大厅内。与会者都是当时的名人志士,请柬上本有蒋介石的名字,后被傅慧初发现,愤然提笔将其名字勾掉,当众鄙夷的说“此人可鄙,我等决不与之交谊”。庆典喜庆又庄重,并由居正致贺词。与会者送的礼金、牌匾、字画确实不少,但已全部上交用于公益事业,自己分文不留。

  解放后,中共中央派章夷白亲自来汉三次,请傅慧初去中央任职,均被其婉言推辞,仅从命任职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及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

  傅二爹一生清政廉明、爱民如子、毫无积蓄,任职时每月的薪金只是左手来、右手去,大都周济了贫苦的友人和百姓。在家乡流传着他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孙女傅国英收集   2010.08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