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澂
辛亥革命网 2010-12-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谢未渊 查看:
瑞澂(1864-1915),字莘儒,号心如,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大学士琦善之孙,将军恭镗之子,清末大臣。
青年时期的瑞澂好玩乐,时人将他与岑春煊,劳子乔并称为“京城三少”。后以贡生名义捐得刑部笔贴士,又升职户部员外郎,仕途并不如意。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光绪西逃。瑞澂应日本人川岛浪速的要求,在北京组织人手维持治安。《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以瑞澂留守北京有功,升其为九江道。1905年,又升为上海道。1907年,先后出任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当时江浙一带匪患严重,瑞澂奉命主持苏州、松江、太仓、杭州、嘉兴,湖州六地的清乡事宜,他大力发展水师,购置轮船,最终捕获匪首夏竹、林声为,平定匪患,朝廷赏赐正一品封典。
1909年,端方密荐瑞澂,称其有大才,清廷遂委派瑞澂出任江苏巡抚。他上任后不久,奏派张謇总办江苏农工商务局,并加入“预备立宪公会”,与立宪派往来密切。同年10月,瑞澂又升任两江总督。后湖广总督出缺,瑞澂又升任湖广总督,达到仕途的最高峰
1911年,瑞澂奉旨会办川汉、粤汉铁路事宜。他积极推行“铁路国有”政策,民众极大愤慨,保路运动发展更加迅猛。
7月武汉地区的革命派报刊《大江报》面向新军,刊登极具煽动性的文章, 8月1日瑞澂下令查封大江报报馆,逮捕主编詹大悲,何海鸣后主动投案自首。经过各方斗争,判处詹、何二人18个月有期徒刑。时称“大江报案”。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爆炸,暴露了革命机关,革命人员名册等重要文件就此落入敌手。瑞澂下令全城戒严,按照名册所载大力搜捕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人等32人不幸被捕。10月10日晨,瑞澂杀彭、刘,杨三人,后人称他们为“武昌首义三烈士”。然革命之熊熊烈火已不能扑灭,当日晚上7点,湖北新军奋起反抗,武昌起义爆发。瑞澂闻讯后,仓皇出逃。清廷下令将瑞澂革职,但命他“权总督事,戴罪图功”。可瑞澂已经是惊弓之鸟,搭上兵舰后由汉口到芜湖经九江,最后逃到上海。清廷愤怒之下,下诏逮捕瑞澂,但未能如愿。
1915年,瑞澂在上海居住四年后病死。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