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首义将领徐万年(2)
辛亥革命网 2011-03-07 00:00 来源:纵横 作者:李明亮 查看:
淡泊名利,革命胸怀光照后人
1916年.时任将军府将军不到一年的徐万年.目睹时局激变.革命政权旁落.痛心疾首.遂不谋官职,隐居告退,静观时局变迁。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他再度退职.1947年他在武汉参加辛亥首义同志会.被推举为指导员.因不满蒋介石的反动政策.仅月余即携妻小愤然辞职归乡务农。1951年他应邀到武汉任辛亥首义同志筹备委员.后因年老多病,不久即因力不从心而回乡。
徐万年淡泊名利,仗义疏财。1947年辞职回乡时.他把俸禄全部赈济给武汉的当地穷人,当地的《武汉日报》、《湖北日报》曾整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版报道过徐老的事迹.在当地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因徐万年把俸禄赈济武汉穷人.回乡后穷困潦倒.连住的房屋都没有.不得不在瓦店清真寺附近租住回民王化民的房屋居住.直到1951年.徐万年靠儿子徐仲义种菜贩菜的微薄收入才建三间简陋的土坯草房。而如果徐老当时不把俸禄赈济穷人.拿着这笔钱回乡.在当时不仅算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而且绰绰有余可以在家乡购置一处数一数二的大房产.足可以让一家老小衣食无忧.不至于一家老小食不果腹、居无定所!
徐万年回乡后.主要靠二儿子徐仲义种菜下乡贩菜来养家糊口,生活清贫,粗茶淡饭,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捋榆钱、榆叶、挖野菜充饥。原瓦店区政府区长何宗科曾多次带着慰问品到徐老家中看望慰问,并向徐老表示:“您是辛亥革命中的功臣.政府和人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您。家中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政府提,政府将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困难。”并表示要为徐老解决住房。
徐老坚决推辞:“家中有吃有穿的,什么也不缺.不需要麻烦政府:慰问品我不能要,请把慰问品送给困难群众。“
1948年.湖北武汉有关方面考虑到徐老家中生活困难.利用白河航道用船运来了大米.徐老坚决不要:“我现在不能为国家干事出力做贡献了.岂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使用国家的东西!”徐老粒米未动地要求把米又运了回去。后来,湖北武汉有关方面又把米折成钱邮了过来.看实在盛情难却.徐老把钱捐给了当地的农会。
徐万年1954年不幸病逝时.由于家徒四壁.穷得连口棺材也买不起.他儿子徐仲义在瓦店街赊了一口棺材才将他埋葬。后由于实在无力偿还买棺木的债务.他儿子徐仲义不得不写信求助武汉有关方面.武汉有关方面寄来了钱.才还上了徐老去世时所欠棺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