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黄时节忆先贤_追记福建辛亥革命杰出人物郑祖(2)
辛亥革命网 2011-03-07 00:00 来源:福建乡土 作者:潘亮 查看:
遗稿俱焚 家人遭难
1941年4月21日,日寇从厦门沿线北来,福州城破,史称第一次沦陷。此时郑祖荫因久病不支,难以在永安坚持工作,举家从永安迁回祖居地永泰葛岭。国难当头,他终日郁郁寡欢,终于在福州第二次沦陷期间病逝于永泰葛岭,时为1943年11月12日晚,享年72岁。临终前未见日寇退出国土,极感悲愤。抗战胜利后,归葬于福州第一公墓。郑祖荫才思横溢,字文俱佳,留下手稿等10余箱,但文革期间被当地红卫兵二三十人扛往公社操场上,一把大火化为灰烬,珍贵文史,毁失殆尽,极为可惜。
据郑老四女郑淑谨1980年7月27日、1981年8月12日、21日先后三次给我祖父亲笔来信谈及,郑老逝世后,其母庄氏紫玉刚强勤劳,靠做女工,制作摊头膏,捻六和丸、桂附理中丸等,惨淡维持一家生计,常以杂粮、野菜充饥,吃尽苦中苦。郑老共有4男5女。4男:国英、国华、国瑞、国治,当时仅国治一男存世,在台北盐务部门工作,时年62岁。5女:淑仪、淑端、淑庄、淑谨、淑慎,当时仅淑谨一女存世,时年68岁,推测现国治与淑谨老人仍健在的话也分别是87岁和93岁高龄的老人了。淑谨在信中谈到郑老子女情况。解放后由于“左”的影响,一家人备受磨难。长男国英于1955年因郑老历史问题而被拘于尤溪,1965-1966年间因肝病保外就医,后复被拘于尤溪西洋建新医院,至1969年12月29日病故于院中,1980年9月,由尤溪县人民法院宣布无罪,彻底平反,骨灰及平反书专人送达福州龙潭角家中交国英嫂。次男国华于9岁时被疯狗咬伤,病发而亡。国瑞早年肺病而亡。国治于1943年赴台,仅知在盐务部门工作,解放后无音讯往来。淑谨本人亦受家庭政历问题所累,于1970年被反复批斗后由卫生部门发2个月工资予以辞退,虽于1979年1 1月3日宣布平反,但每月仅发13元生活费补助,不能按退休待遇,其子文星在南通镇从事小教,她在信中恳盼通过祖父向省政协反映,能予以相应照顾。每在辛亥革命纪念日、抗战胜利日,一家人都会举行家祭,慰告郑老在天之灵。她在信中还附有郑老相片及略历等,但在16条略历中有9条,先祖父在后用毛笔作修改,或批“不对“,可见对文史,即便是亲人回忆,亦可能有诸多不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