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和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1-03-07 00:00 来源:兰州学刊 作者:兰州学刊 查看:
二、辛亥革命中,在光复上海,夺取南京等地的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南、江西、陕西、山西及云南各省纷起响应,宣布独立,形成了全国革命高潮。清廷在紧急中起用了袁世凯,让他节制海陆各军,派重兵南下,攻陷汉口,打算一举扑灭武汉革命。革命在危急中,长江中下游各省的及时响应和支援就成为当务之急。这时,陈其美奔走于南京、浙江,希望这两地首先发动起义。但南京清吏铁良、张勋拥有重兵,仓促间不易发动,而且沪杭之间交通方便,如果上海还控制在清廷手中,则浙江发动又很危险。于是,陈其美急忙赶回上海,于11月1日夜,与李平书、叶惠钧等一起商量,将原议定的‘上海视南京举动’韵行动方案改为“上海发动,苏杭应之,南京庶指日可下”。应该说,陈其美等人首先在上海发动起义,是有其主客观条件的。客观上:(1)到辛亥前一二年间,江苏‘民变蜂起”,群众自发反抗斗争极为普遍,而且1911年后江苏全境水灾严重,以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上海的地位尽管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省城所在地,并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上海设有租界,清政府在这里的驻军很少,就连“上海道台也承认他没有力量守城,并且说起义军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占领它”¨。主观上,陈其美已经获得了好几支武装力量的支持:(1)陈其美与宋教仁、谭人凤发起筹组的中国国民总会模范体操团,使上海的光复‘赖国民会体操团之功居多”。(2)拥有五千余人的政治武装集团商团。(3)由同盟会会员张承 、会党头目刘福彪组织的由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组成的二千余人的敢死队。(4)日本士官学校回沪后,组织了军国民联合会,团结了上海各校一批青年学生。这样,尽管上海还不具备驻军中拥有新军这个条件(因为在先前各省的起义中,新军都是主要的依靠力量),但在陈其美的领导和多方联络下,上海克服了缺少新军的弱点,具备了起义所需的基本条件。
11月上午10时,陈其美和光复会首领李燮和合作,开始了光复上海的斗争。陈其美负责光复上海县城。他率领一支会党分子组成的敢死队和部分商团进攻江南制造局,但遇到了阻力。局内总办张楚宝负隅顽抗,一时不能攻克。陈其美叫大家停止进攻,身闯入制造局,企图劝说守军放下武器,结果被扣。第二天凌晨,上海商团总司令李英石(李平书的侄子)率领商团一千余人,偕同敢死队和李燮和所部的部分光复军再次进攻,终于攻克了制造局,救出了陈其美。这是上海光复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仗。这以后,上海全境很快光复。在汉口失陷两天后,即11月4日,就传来上海光复的喜讯,使得武汉的革命党人士气大振同时,上海的光复牵制了武汉的清军,为攻取杭州、南京等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长江流域各省的革命进程。正如孙中山后来所说,陈其美“第一次革命,于沪上握东南之锁钥,其功最大”。
在上海光复前后,陈其美先后派出同盟会中部总会会员柏文蔚、范鸿仙到南京,蒋介石、黄郛、陈泉卿到杭州,黄梓到苏州,李竟成到镇江,会同当地会员策动苏、杭、镇江起义及发动皖赣等省响应。很快,杭州、苏州、镇江也次第宣布独立。这时的南京,由于地势险要,并且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江南提督张勋顽固不化,一时不能攻破。陈其美指出,如南京不破,苏沪各地‘倘难安枕”。他致电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提议组织江浙联军,会攻南京,并推举当时退守镇江的新军首领徐绍桢为联军总司令。上海在会攻南京的过程中,在后勤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一光复,徐绍桢就“命瞿军钧、史久寅至沪,赴制造局配领弹药,并使炮卒二百人随往,潜司搬运”。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1911年12月2日,南京光复,至此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缓解了湖北方面汉阳继汉口之后也告失守的危急形势。南京光复以后,清廷感到大势已去,不在加紧进攻湖北,使湖北的形势缓和了下来。
在上海光复前后,陈其美作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实际负责人,担当了联络各革命力量,进行正确决策的任务,并且在攻打江南制造局时身先士卒,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在苏、杭、镇以及南京的收复过程中,他尽上海之所能,在经济上给予各地以补充,在军事上给予充分的支援,在政治上给予支持,为辛亥革命在江浙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孙中山在回忆这段历史时,高度地评价了陈其美的作用。他说:“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陈其美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其美能以上海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后汉口一失,吾党又得以南京抵之。革命之大局因以益振,则上海其美一木之所支者,较他着尤多也”。
上海、南京光复后,陈其美便着手积极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先是联络江浙都督,倡议组织临时政府,推黄兴为大元帅;12月25日,孙中山到达上海,陈其美组织了盛大欢迎仪式,并在宝昌路408号安置了孙中山行邸:12月29日,在陈其美、黄兴、宋教仁等人的推举下,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从孙中山回到上海,到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切都由陈其美为首的沪军都督府负责。可以说陈其美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贡献是重大的。他是临时政府最坚决的支持者,孙中山说他‘‘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是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