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赵凤昌(2)

辛亥革命网 2011-03-06 00:00 来源:历史教学 作者:马铭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长期以来,研究辛亥革命有关赵风昌的论 ,辛亥革命与赵凤昌,

二、转向共和,联合革命党人

    11月3日,上海光复,接着杭州、苏州相继光复,到11日,全国已有湖北、湖南、陕西、山西、云南、江西、贵州、江苏、浙江、广西、福建十一个省份先后宣布独立。此时,赵凤昌觉清廷大势已去,决心与革命党人联合。有材料表明,辛亥前赵已与革命党人有往来。1907年经梁兰泉的介绍,他曾与广西旧同僚陆荣廷的幕友陈炳琨一起结识革命党人胡汉民。上海光复后,针对清廷调海军赴汉口助战,赵凤昌托当时弃湖南布政使职、退隐上海的近邻郑孝胥,致电萨镇冰,劝勿炮击武汉。电稿由赵起草云:汉口探投萨提督:日来排满之说,业已取消。改革政治,正在研究,请公暂息兵力,勿残同类,致为外人所轻,至恳,胥。”郑孝胥1 1月5日的日记云:赵竹君来,言致萨电不能发,请余添注数字,将原稿托丹麦领事寄去。”另…方面,从11月10日东三省盐运使熊希龄于北方的来电中,也可以看出赵风昌有更深”。层的考虑,所虑者,各省虽皆宣告独立,然均属响应,实未能有一统一机关。存亡绝续之交,必须组织临时政府,方得外交团承认。……东三省本国家之附属品,有连带之影响,国家政府无论为新为旧,而东三省均视之以卜安危,倘旧政府已覆,新政府月余未立,东省则无辞以抵制两强,殊危险也”。无论是财政、外交及防止日、俄对东北的觊觎,组织临时政府,统1革命力量均属势在必行。11月12日,赵风昌与张謇等人发起,邀请已独立各省咨议局代表和部分革命党人在上海方斜路江苏教育总会召开了临时政府筹备会议,决定成立全国会议团”,以保疆土之统一,复人道之和平为宗旨,采用共和政体。拟暂时公认武昌为中华民国新政府,并公认上海为临时外交政府之所在地。13日,赵凤昌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致革命党人公开信,要求约定时刻、地点,进行面谈。沪军都督当天就作了回音,赞同赵等提出的建议。11月15日,全国会议团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名称在沪成立。上述举措使江浙立宪党人在促使南方整合中,在上海占了优势地位。

    针对袁世凯的回京组阁,北京政局渐趋稳定,赵风昌为革命军对时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采取的政策。赵以为袁世凯入京,外交、军政均占优势,北军得天时地利;南方各省不统一,与北军相持日久必牛经济与外交危机,万‘列强借为口实,难免有瓜分之虞。为此,赵提出应及时组织临时政府,筹划全局,外交上也应及早运动各国承认。同时,军事也应取得河南、山东的策应。赵的这些看法切中时弊,而他的建议也是南方所需的。11月13日,赵凤昌还利用他堂弟赵叔泽在张家口任电报局长之便,与张謇、汤寿潜等合电张家口商会,转请内蒙古各界人士赞成共和。

    就在以张謇、赵凤昌策动的江浙立宪党人酝酿建立中央政府之时,11月9日,湖北黎元洪先电邀各省代表到武昌会议组织临时政府。两天后,在张謇、赵风昌等江浙绅商的推动下,江、浙、沪三都督联合通电邀请各省派代表到沪共商组织临时中央政府。12日,又电请各省公认上海推定的伍廷芳、温宗尧为临时外交代表。这样‘来江浙与湖北两方发生了政治中心地位的争执,但是,上海的江浙集团毕竟在政治和经济实力上都大于武昌。数日后,上海方面通过赵的老友张謇向在汉口的庄蕴宽提出政府设鄂,议会设沪”的折中方案,使沪、鄂双方达到妥协。然而,到了11月底,武昌战势恶化,汉阳被攻陷;而江浙联军反于12月2日攻克南京,战局的异动加重了上海的政治比重,形势又站在了赵风昌、张謇的这一边。

    12月1日,黄兴因汉阳失守受到攻击而负气回上海。他到沪即受到赵凤昌等人的重视,张謇当日即到上海与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会晤。张謇、赵风昌活动非常频繁。赵的密友,因政局动乱而留在上海观望的湖南布政使郑孝胥,其居处海藏楼是南阳路赵寓的近邻。郑日记12月2日云:黄兴昨日来沪,寄居南阳路,非熊熊希龄)宅,必赵宅也。报言,程德全昨日来沪,与季直张謇)、平书李钟珏)等会议,必因汉阳失败.南京守固,故谋办法。”12月3日云:革党已陷南京,……是夜,程德全、汤寿潜皆在竹君宅中议事,车马甚多。”同日,梁启超的学生盛先觉为梁向江浙人士游说虚君共和,未得到重视。盛致梁的书中提道:“12月3日)持介往访赵竹君,略述往访意,赵询觉知张季直否,觉言知之,且欲见之而未能相值也。赵言今张在此,余请为君介而相见。……时在座有庄蕴宽者。”可见3日晚,江浙诸要人皆在惜阴堂聚会。据刚从法国回沪的蔡元培回忆说:我于出席各省代表在江苏省教育会举行会议的前一天12月3日),觉得保举黎元洪)不妥,特地到汤蛰仙先牛处,同他磋商,适章太炎也在座。……彼等亦赞成我举黄兴)的提议。但汤不肯于第二日直接举黄章太炎云:蛰仙私言,前已认武昌为政府,危而背之,于心有疚),而要求我亦到会,于会中推我为代表而投票举黄。……第二日12月4日)开选举会,依汤先生所定之手续,我投票举黄,章先牛及其。

    4日,赵风昌列席了留在上海各省代表(时各省代表皆已在鄂,留沪的只是通讯机关,应不具备26选举职权)的会议,会议议决暂定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选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毋庸质疑,这次选举是前…天晚上在赵宅商定疏通好的,而赵风昌的幕后参与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后,在上海发起组织的中华民国联合会,虽列名发起人是章太炎,但在赵风昌信札内,保存着一张最初起草的成员名单,赵凤昌、张謇皆列名其中,惟独首义地区湖北无人参与。可见该联合会不仅体现了赵、张等人要求革命党消”以泯除党见分歧,更有与武昌争夺筹建民国地位之嫌。

    稍后,赵风昌还和汤寿潜、程德全、陈其美诸人一起会议,制定国旗为五色,以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得到各省的赞同,经临时参议院议决,晚年的惜阴堂厅里,仍有五色旗插在花瓶中,可见老人对此的眷念。

    上述材料表明,赵风昌在策动南方各省革命力量联合成立临时中央政府,‘方面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丰权,不因内战而招致列强进一步的瓜分;另‘方面,赵风昌和张謇等江浙立宪党人一起,力图将革命形势的走向纳入他们所期望的,以江浙立宪党人为主体,并结合黄兴等革命力量的共和政体中;毋庸置疑,赵的种种努力,对当时南方诸多反清革命力量的统合,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