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秋(一)(3)

辛亥革命网 2011-03-04 00:00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周少川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许雪秋(1875-1912)亦作雪湫,原名有若, ,许雪秋(一),
     

       由此可知,雪秋中途折回延误一日,约定用大号渔船20艘游弋该处近海准备接收也没做到,其筹备不周是此次接械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据冯自由回忆,“初六日上午,幸运丸驶抵汕尾海面”,这与事先约定“夜间人港,用红灯为号”的要求不符,说明日轮未按原计划夜间入港。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许雪秋组织20艘大号渔船于近海接械,必然大大增加行动的难度,这应该是许氏未能以大船等候的缘故。其二,“是时汕尾捷胜沿岸连日因雪秋招集会党,风声四起,清碣石镇吴总兵祥达略有所闻,已饬属严密戒备。碣石港原驻小兵轮一艘,时见日轮停驻海面逗留不去,遂驶近日轮侦察行动:萱野以运械船未来、已惹起清舰注意,欲将船驶往别处,伺晚间再来。惟船主以该轮原租与兰井洋行载煤,如发生危险,无以对三井,主张径驶往香港再图别法。萱野不能阻,雪秋及党人见日轮一去不返,大为懊丧”。可见日轮一遇变故则逃之天天不复再回。当时情况非常复杂,按照史料记载,日轮在海面只停留“半日”或“三小时”,而许雪秋等人的接应工作又受条件所限,如此之短的时间当不足以待雪秋等伺机行事。其三,须引起注意的还有,日轮幸运丸本“属山下汽船会社租用,该船原有代三井洋行运煤至香港之约”,并非专程运械来汕尾,由于萱野考虑到同盟会经费紧张,无资租用全船,“遂以友谊关系,由三上命该船船主将此项军械顺道载往汕尾洋面起陆”。因为日轮并非萱野花钱雇佣之船,只出于友情顺道载往,对运械没有任何必须之责任。所以,船主遇险则不听萱野阻止而将船暂移别处,没有耐心配合革命党人安排卸械。试想,在清军的严密侦查下,日轮却违约白日人港,许雪秋即便事先雇来20艘大船游弋于附近洋面等候,也定会遭遇清军破坏。“雪秋驾一小舟来探消息”,本是想商量对策,伺机谋取接械成功,无奈日轮不候反遭抱怨,故接械失败并非全在许氏一方之失责。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