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辛亥革命老人孙墨佛(3)

辛亥革命网 2011-03-04 00:00 来源:《纵横》 2005年04期 作者:雨汀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墨佛,原名孙巍,孙墨佛以其功高、德高、艺高、寿高终其一生,世人尊称之为“辛亥革命老人”、“百岁老人”、“诗人”、“百岁书法家

  抗战胜利后,孙和刘一家同在徐州居住,一天,刘去了南京,恰好有一客来访,当时第七绥靖区司令方先觉驻防徐州,招待客人时请来了孙墨佛,饭后,客人执意要去看望刘子衡的老母。于是一行人来到简陋破旧的刘家居所。孙墨佛本来有些醉意,又看到眼前刘家的寒伧,心中甚是不满,当着客人面问方先觉:“你看你住的地方,再看看老师住的地方,你看得下去吗?”方辩解说不能怪他。孙听后,益发气上心头,将刘家桌上一碗饺子扣在桌上,指着方斥道:“你当着一军司令,富贵荣华,吃香喝辣,还有脸说!”

  方先觉一时尴尬无奈,又不敢冒犯孙墨佛,连忙招呼随从人员将孙扶上轿车回府。途中,孙吐了一车,及至司令部门口,孙急叫“停车!”方以为他仍要呕吐,就让人扶孙下车,不料,孙步履蹒跚地走到司令部门口,解开腰带,哗哗地撒起尿来……众人见状,又急又笑,方先觉心里叫苦,客人忙上去劝扶孙墨佛,说:“孙先生小便,不该选这地方!”孙却说:“我还不知道这是他的司令部,但这个司令部,只配我小便,连大便也不配!”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时,刘子衡已看出蒋介石蓄谋发动内战,便力劝王耀武可以出国治病为由避开内战,王开始听从了,但后来又经不住蒋介石的压制和利诱,最后出任山东省主席,加入了蒋打内战的行列。刘子衡得知后极为生气。于是受李济深之邀,偕孙墨佛,三人至南京晤谈,打算继续劝说王“消极”内战。1946年秋,孙墨佛又往济南去看王耀武。

  孙墨佛好酒,王耀武则以好酒款待他。孙一边嗅着酒香,一边对王戏言道:“你送我的是什么酒?莫非民脂民膏吗?若是,我则不敢喝!”王耀武听了,笑道:“哪里哪里,是我用自己的钱给您置办的!”回头又对副官说:“酒钱从我的钱里开!”孙墨佛听了边喝边说:“也罢,即便是民脂民膏让我喝了,也比他们喝了强!因为我喝多少,也是坚决不打内战的!”王耀武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很不自在。

  1946年11月问,刘子衡在《大公报》上发表反内战文章《打不得九论》,引起南京政府的恼怒。此后,刘孙二人一直被特务跟踪。一年多以后被迫返回徐州。

  1948年2月24日深夜,在云龙山招待所正沉睡着的刘子衡、孙墨佛,突然被一阵乱枪声惊醒,接着流弹击碎了门窗玻璃,室内一片狼籍,刘孙二人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巧妙在室内掩蔽,此时,守卫的士兵奋力还击,双方对射良久,暗杀的特务仓皇逃去,守卫士兵亦二死一伤,刘孙二人幸免于难。

  诗酒相伴翰墨留芳

  孙墨佛一生以诗和酒为伴,又以笔砚碑帖相随始终。早在年轻时,即被人称之“孙颠三癖”。

  孙墨佛自幼受儒学教育,每日读经、读诗、写字作文章,有着深厚的基础。后来笃爱诗词,一生吟哦不辍,所写诗歌,能保存下来者,不下万余首。其中包括七律、五律、五绝、五古等形式。在学习古代诗歌传统中,最为钦仰李白和杜甫。他在80岁自寿的80首诗前《小引》,自道:“嗜好言情,仰慕别裁别趣;最爱吟咏,私淑诗尽诗仙。”一些诗中,竟有这样的句子:“谪仙醉佛三生侣”,“前身合是李青莲”和“李杜诗歌万世师”。

  孙墨佛的诗,气势开张,议论精辟,且精心造语,讲究声律,堪为一代诗才。如60岁所写《醉言之五十一》云:

  大道沦亡造化穷,乘时崛起几关雄。

  荒年讨伐无文事,乱世乾坤重武功。

  五凤楼高红日上,双龙阙迥白云通。

  我心已醉谁能解,八海澄清唱雅风。

  又如《五绝·登万里长城吊古》云:

  虎狼吞六国,勒马问秦皇。

  万世帝王业,只留一堵墙。

  晚年常以诗明志,如《蒋城官舍》云:

  一官敝履牛身轻,休望人人有好评。

  不树丰碑夸德政,但求无过不求名。

  暮年,写《咏花眼》,自嘲云:

  老来退隐有何能,风味萧然一醉僧。

  老眼昏花堪绝倒,一杯酒影满天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