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灵州民军领导人之一高士秀(2)
辛亥革命网 2011-04-02 00:00 来源:《宁夏文史资料》合订本第二册 作者:郭连城 苏复涛 查看:
在灵州光复的同时,宁夏西路民军,在刘先质、刘复太、刘华堂等率领下,分兵四路向宁夏府城发动了进攻。但由于民军内部不纯,负责指挥第四路的牟宪章(原清军左旗营官)未能及时策应;以及清宁夏道台孙廷寿、代署总兵贺明堂、知府庆隆、守城都司多伦岱、宁夏县知县陈元骧等拚死顽抗,府城未攻克。民军退驻八里桥,得知灵州、金积堡、横城先后光复。决定在11月19日(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再次攻城,当晚府城光复。南路民军,亦先后占领大坝、叶盛堡、玉泉营等地。宁朔县知县高秉彝率全县官员宣布投诚。北路会众同时先后在平罗、宝丰、黄渠桥起义。阿拉善旗、中卫、广武等地会众,在得知府城光复后,亦先后起义。于是高士秀等为了尽快招降满营清军(驻满城),企图利用原宁夏道台孙廷寿的影响。遂决定暂推孙廷寿为宁夏军政府大元帅,以刘先质、高士秀、高登云、刘华堂、刘复太、刘照黎、孙学文等九人为军事委员。11月l3日(农历十月三日),支那宁夏革命军政府宣告成立。
府城光复后,盘据满城(现银川新城区)之清军,在满营将军常连的控制下,始终未向民军投诚。军政府成立后,l2月2日(农历十月十二日)开始围攻满城。由于民军内奸牟宪章的阻挠、常连的顽抗,以及刘先质在攻城时壮烈牺牲,满城终未攻克。这时清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允,在“围剿”陕西起义军的同时,调令甘肃提督马安良所部帮统、循化营参将马麟前往宁夏镇压起义。
12月中旬(农历十月下旬),甘肃涛军马麒部,到达广武,兵分东西两路,东路在李自卫、张绍先之子(时称张少大人)率领下,会同河东豪绅民团数千人,水陆并进,扑向灵州、横城。
横城是宁夏府城和灵州的联络中枢。高士秀在横城一面加强防守,一面建议刘华堂通知灵州高登云“能守则守,不能守应相机后撤”。12月20日,清军分乘船筏数十只进抵横城。当时横城虽有民兵近千人,但多为临时参加的群众,除有少数开花炮及来复枪外,多数是长矛大刀,敌我力量悬殊很大。高士秀奋战两日后,突破重围,撤离横城,率部到花马池,打败了该城守备赵玉秀、千总刘怀芝所率的清军。到三边后,高士秀接到宁夏军政府命令,着其北上接应。于是又率所部民军向鄂尔多斯蒙地进发,以争取在罗布召与宁夏府城北撤的民军刘华堂部会师。
宁夏府城民军攻满城未克被迫撤出后,经平罗、石嘴山向后套撤退。到石嘴山时,民军进行了整编,推刘华堂、高士秀为正、副督指挥。会后由刘华堂率民军东渡黄河,至鄂尔多斯的罗布召(今巴彦高勒以东)。当高士秀由定边、盐池一带转移到罗布召正南三百里处的拉僧庙,派人赴罗布召与刘华堂联系时,刘华堂部已被清军勾结蒙古王公,纠集蒙兵千余人,设计歼灭,刘华堂、刘照黎等头目均遭杀害。至此高士秀已成孤军,被迫退回陕北。
二、反袁、反马斗争
1912年8月,袁世凯任马福祥为宁夏护军使。时高士秀在陕北接受了陕西军政府陕北招讨使井勿慕(同盟会员)的领导。1915年7月,在反袁声中,高士秀派卢占奎联络甘肃环县会党首领张九才,派金占奎(同心回民)到后套组织失散的原宁夏会众,以图再起。
1915年8月,张九才在卢占魁的协助下,率众击败了环县陇军,杀死县知事,占据县城,转攻庆阳,焚烧教堂两座,陇东告急。马福祥派其兄马福寿“率劲卒千余人”往援。高士秀闻讯,即率众从三边赶往花马池、惠安堡、西川一带截击,协同张九才击退宁、陇合围大军,进驻半个城(同心)、花马池、定边一带。又派卢占魁驰往后套,协同金占奎发展力量。
1915年秋,袁世凯积极策划帝制,云南革命党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组成护国军,宣布云南独立。高士秀及陕北革命党人一起,通电拥护,表示坚决反对帝制。
高士秀、张九才决定渡河攻打宁夏府城,途中闻知灵州空虚,高上秀令张九才经鄂托克旗夺取横城,自己直攻灵州。马福祥急令其兄马福寿率营官马腾蛟、护军署参谋余鼎铭、董召南等率部堵追。l916年元月高士秀率部从乌审向西挺进中,宿营于鄂托克旗昭化庙(定边北)时,深夜突遭伏兵袭击,伤亡惨重。高士秀奋勇突出重围,夺取灵州之计划遂告失败。1916年2月,卢占魁、金占奎得知高士秀、张九才进军宁夏,便联络白彦公、达赖公渡河南下,向宁夏府城及灵州急进。马福祥立令马鸿宾部尾追围击,4月中旬在灵州一带激战十余日,金占奎被俘牺牲。高士秀在定边、盐池的长城沿线与马福寿、马鸿逵等相持多日后,被迫转入蒙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