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辛亥历史人物胡景翼(3)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末的陕西关中地区可谓是英雄辈出,涌现出了了被民国之父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书法司令于右任、“小岳飞”胡景翼、后

  历史人物与陕西红拳

  陕西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长安“文武盛地”,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世界文明史中曾经诞生和发生着人类最光辉的历史“东有长安、西有罗马”,这里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索渊地这里孕育着中国华夏文化的精髓有着周人的高雅,秦人的粗犷,汉人的豪放,唐人的包容这片地灵人杰之地,曾经诞生过周易、周礼等先秦诸子文化的精髓;在这里曾经是儒、释、道先贤设坛演经之地;这里曾经诞生过有“虎狼之师”称谓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横扫六国大秦军团;这里曾经有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汉军团;这里也有西出阳关,马革裹尸还,壮烈雄浑的大唐军团;这里曾经诞生过,万朝来仪、百域纳贡的盛景,三秦大地孕育出“汉唐盛世”,造就了秦人充满阳刚之气,朴实豪放的性格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有一朵深藏闺中的文化奇葩——红拳“红拳”就诞生在这片具有浓郁中华文化传统的地区“红拳”就是中国文化文治武力的缩影就是中国天人合一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这片土地土生土长的精髓。

  宋太祖与陕西红拳  华山“下棋古亭”的传说,乃是陈传老祖与赵匡胤下棋留下的古迹。但流传至今的“关中红拳”有一路叫“太祖红”,这路拳来历的渊源也与陈传老祖和赵匡胤的传说有关。“五代”末年,赵匡胤流落江湖,后经关东来到了关中。有一天赵匡胤游西岳华山遇到了陈传,俩人对弈下棋于华山东峰之巅,以输赢华山为注。最后赵匡胤输了,便将华山给了陈传。陈传见赵匡胤雄壮英武便说:

  “君子输了华山乃戏尔,今观壮士英雄无比,愿目观君武艺本领与拳功,请勿推辞”

  赵匡胤施礼说:“请先生多多指教”。赵匡胤说完便演练了他经常喜欢又得少林和尚之点的一路拳术。陈传观后只是点头微笑,赵匡胤请陈传指教。陈传老祖说:

  “君武功勇猛刚烈,技能非凡;可惜并非上乘之功,如遇高手难以化力制敌。君要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才是上乘的拳脚功夫”。

  接着陈传脱去外袍也演练了一趟他随老樵夫所学之拳,该拳术在他长期练功体会中又赋予了不少新技巧与内功。赵匡胤观后佩服不已,恳求陈传老祖传授。陈答应了并约定每日晨在东峰之巅来传授。每天太阳未出赵匡胤登上东峰跟陈传老祖习拳。赵匡胤悉心习练,终于掌握了此拳。

  后来赵匡胤做了北宋王朝第一代开国之君,后人为避讳起见,把他随陈传所学的三十六势的“关中红拳”美其名为“太祖红拳”。这路拳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红拳在关中地区流传到北宋已成为陕西主流派的拳种。

  周侗与红拳  南宋时红拳更有所发展。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一位武术大师周侗(约1040年—1119年),陕西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精通陕西红拳技法,周侗出游于河南,曾在汤阴县岳家庄向抗金英雄、民族将领岳飞传授了“关中红拳”的招数武功。

  李自成与红拳  李自成(1606--1645)字鸿基,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幼年酷嗜红拳,拜陕北罗拳师习练红拳。青年时期,率驿卒起义,加入了闯王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高迎祥牺牲后,众卒拥戴李自成,被尊称为李闯王。在潼关南塬与明军作战中失利之后,李自成率不突围,仅带18骑进入商洛山中,休养生息,集结义军,整军经武,操练兵马,以谋东山再起。在此期间,李自成与商南县李氏“蛮”人结拜兄弟,传其武艺。(作者解读: 商洛山,作为李自成转败为胜的起点,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练兵习武的动人故事,流传着他的一些武术套路。对这些宝贵的优秀传统武术套路,做好挖掘、研究工作,对于陕西武术界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成立了以洪述顺同志为执笔的商洛山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组,在查阅历史资料、走访民间老拳师,寻找闯王武术的踪迹,终于在商州龙王庙乡阎村84岁的老拳师阎生荣那里得到闯王武术的的由来。1911年,由他继承李氏“蛮”人后裔丹凤县茶房李新茂拳师所授的双股剑,黑虎拳一、二路、红拳、乾坤剑一、二路,五十五刀,花枪,盘龙棍,黑虎单、双鞭等10个闯王武术拳械套路和基本功技法。对此,经红拳专家认真的研究和实地考证,并将这些套路行反复的比较和论证,最后确定了闯王拳,就是红拳。

  高家拳的再传弟子

  陕西辛亥杰出人物胡景翼,井勿幕、井岳秀兄弟,杨虎城等自幼就习练红拳,并将红拳在西北军中推广,胡景翼部队武术教官杨杰、冯玉祥部队武术教官张鸣岐等均为当时著名红拳拳师。抗战时期,抗日义勇军中大刀队官兵也多习练红拳。1937年,红拳高派杨杰在西安与杨瑞轩酬建陕西省国术馆,任“高家拳”教练。1961年,74岁高龄的杨杰,应邀出席全国武术表演,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荣高棠等领导人的赞赏和接见。196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记录了杨杰先生的红拳套路“燕青掌”、“子拳”、“子棍”“六合枪”“春秋”刀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