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许卓然其人其事

辛亥革命网 2011-07-06 00:00 来源:炎黄纵横 作者:吴远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许卓然,别名寄生,一生追求革命,是辛亥革命和反袁救国的功臣,他与孙中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辛亥志士许卓然其人其事,
 

  一

  许卓然,别名寄生,曾化名李华、树华,泉州西郊马加埔村(今属丰泽区北峰街道)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其父许培村,清末诸生,秉性刚直,乐于拯弱恤困。许卓然秉承父风,平时广交朋友,抑强扶弱,讥评弊政。其母担心他惹事招祸,力促其出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许卓然赴新加坡,旋回国,受聘厦门紫阳学堂做教习,秘密加入同盟会。次年夏,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许卓然奉命回泉州创设同盟会机关,发展会员,开展活动。他与同盟会会员叶青眼、陈仲瑾、傅维彬等在小开元寺筹办西隅学堂,作为秘密会所。同时,他还组织体育会,聘请驻泉防营统带唐万胜为教练。笼络唐万胜,以避免清地方当局的注意,为光复泉州作准备。

  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革命党人、印尼泗水华侨蒋以麟(泉州新门外树兜村人)倡议在清源山赐恩岩召开由各派革命党人参加的秘密会议。会议有陈仲瑾、庄周生、许卓然、林含碧、陈世外、苏炳偕、杨光练、黄仁敏、叶青眼、盛九昌等11人参加,由许卓然主持。秘密会议着重讨论了光复泉州的计划,决定策动驻军协台唐万胜反正为主要任务,同时建立革命武装,加紧购置枪械弹药,作好武装举义准备,并密切同福州、厦门、漳州及泉州府所属各县革命党人的联系等事项。10月底,泉州革命党人齐集小开元寺,正式成立泉州同盟会机关部,公推蒋以麟任会长兼军务股长,许卓然为组织股长。

  武昌起义后不久,许卓然和同盟会成员陈清机、陈少宝等人在安海镇组织“革命军”秘密团体。11月7日晚,驻安海镇清军与杏芳林酒店人员陈长(安海西宫人)发生争执,引起民愤,革命党人随即鼓动群众包围都司衙门和汛防衙门。清兵逃跑,革命群众先焚毁都司衙门、汛防衙门和驻军营地,后又捣毁大埕头的粮局,拆毁分县衙门,革命军贴出告示,宣布安海光复。翌日,许卓然赶到安海,将旧有联乡会改组为保安会,以对付官府的反扑,维持地方治安。之后,福州、厦门先后光复的消息传到泉州,革命党人群情激扬,于1911年11月18日,齐集小开元寺,宣布为光复泉州举义。泉州光复后,闽南各县亦闻风响应,自动反正。为了维护光复后泉州社会安宁,许卓然依靠民众整治治安,铲除作恶多端的南安恶棍陈子珠,又逼使残害百姓的城守莫开亮离开泉州。许卓然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二

  许卓然拥护孙中山先生革命之心甚笃,因而深受孙中山先生信任和器重,多次委予重任。

  当袁世凯窃国时,许卓然在厦门创办的《声应报》声讨甚力,“二次革命”失败后,报社被查封,许卓然被通缉,遂逃往内地。民国4年5月,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约”,许卓然奋起抨击袁世凯丧权卖国罪行。是年秋,宋渊源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从香港回闽领导讨袁斗争,在厦门同许卓然、叶青眼等筹组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许卓然受指派和傅振箕、陈光迪一同前往福州,组织革命力量。后因设在福州仓前山的秘密机关被官方破坏,许卓然又遭军警追捕,侥幸脱险。

  同年12月,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发动护国战争,许卓然被委任为福建护国军统筹部部长。民国5年(1916年)4月,他在闽南组建了300多人的护国军,后因战斗失利护国军被解体。6月2日,泉州驻军马步云部兵变,杀害平民40余人。许卓然闻变紧急召开公民大会,向全社会呼吁,奋力抗争,并通电要求查办肇事长官,逼使驻军军部赔偿死者丧葬费各200元。马步云因此对许卓然极为忌恨,策划秘密逮捕之。时许卓然接孙中山密函,受命准备发动护法运动,招募闽中子弟,组建“闽南靖国军”,自任第二路军司令。不久,率部进驻晋江安海和南安溪美。民国8年,闽南靖国军与驻泉北军罢战言和,许卓然卸去第二路军司令职务。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