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范腾霄
辛亥革命网 2011-06-2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筱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范腾霄,字瀛艖,辛亥首义后,他主张死守武昌,民国元年,范任将校补充团副团长,讲武堂监督。 ,辛亥志士范腾霄,
范腾霄(1883-l952年),字瀛艖,利川城关人。父渐平,县衙差役,落马亡。母丁氏,居孀抚幼,家贫纺线为生。范5岁入学,天资聪慧,跟叔叔范渐陆读书9年。
范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秀才,次年春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因开学无期,旅费用尽,投湖北护军马队一营任文案兼国文教师。光绪三十年考入将弁学堂,次年并入武昌高等学堂,秋毕业,任二十九标见习士官。后结识潜江革命党人刘静庵,将刘推荐给黎元洪在马队任文案,与刘组建日知会,与吕大森筹建“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成立后,又动员南路学生500人入会。光绪三十一年冬,范官费留日,入商船学校学习驾驶,经宋教仁引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湖北分会交际干事。宣统元年(1909年),入日本横须贺海军炮校,再入水雷学校。在日期间,常与刘静庵等人信函往来。半价购《民报》等革命报刊4000份邮鄂。
辛亥首义后,范回国抵武昌,时汉阳陷落,范起岸直达军务部参加军事会议,反对放弃武昌攻南京之主张,并陈述武昌可守不可弃理由:“武昌为首义之地,革命心腹,众心所向,守则胜,弃则溃,举足轻重,事关全局。战略实重于战术远甚,屋宇可毁,人心难摧,援军将至,指在日下,主弃武昌者,其亦未之深思,诸主兵者亦留武昌自重。”范言至此,呼吁:“请赞成死守武昌者起立举手!”会场欢声鼎沸,争相与范握手。从而定下保卫武昌战略决策,后张难先在给范的信中称道:“此一举事不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