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辛亥双雄之朱之洪(2)

辛亥革命网 2011-07-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赵定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百年前,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浪潮中,巴山蜀水英雄辈出,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追随孙中山先生,奋不顾身,前仆后继,为推翻满清

  此时,成都、叙永、泸州一带同盟会革命组织发展较快,正积极准备起义。在叙永,同盟会员熊克武、黄树中等聚集在永兴场黄方家秘制炸药,不幸失慎爆炸,声响巨大,为当时巡防军发觉,情况十分危急。时黄树中及黄方重伤,熊克武轻伤,事不宜迟,他们迅速转移,分头由党人掩护撤退。之洪先生沿途认识党人甚多,又与在渝德医阿斯密相交有年,义不容辞,主动请缨护送黄树中,一路闯关涉险、躲过缉拿、水陆兼程,成功赴渝就医。黄树中大难不死,虽瞎了一只眼,但死而复生,逃过一劫,从此更名黄复生。

  此后,革命党人在成都、泸州、广安等地先后起义,终因力量众寡悬殊,均告失败。但同盟会党人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可歌可泣。

  三、保路运动风起,蜀军政府成立

  一九一一年三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但四川保路运动正汹涌澎湃,方兴未艾。重庆保路同志分会成立,之洪先生为会长,又被推选为川东铁路股东大会重庆代表,常驻成都,参加保路斗争。他曾在成都的总督衙门口,站在三层桌子塔成的讲台上演讲,慷慨陈词,痛斥清廷黑暗,横征暴敛,剥夺川人正当权益,致使民不聊生,听众不计其数,群情激愤,热血沸腾,鼓动成效显著。

  之洪先生暗中又与成都同盟会党人龙鸣剑、曹笃等秘密联系,派人赴各县布置实力,准备起义,逐步将保路运动转化为排满革命运动。于是川西、川南各地革命军纷起,宣布独立,清廷震动,即派大员端方率鄂军沿水路入川,查办戡乱。

  同年九月,川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领导人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朱之洪先生早已是赵尔丰黑名单上人物,差点为清吏所执,侥幸脱险,匆匆返渝。

  此时端方已率鄂军入川,正沿长江向重庆进发。重庆保路同志分会急推之洪先生为代表,兼以重庆商会会长名义,赶赴奉节迎端方,欲游说其止兵缓行,意在使重庆同盟会党人获得更多时间准备起义。之洪先生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为了革命大业,纵使龙潭虎穴也要去闯,遂不顾劳顿、马不停蹄,衔命急赴奉节。经人引荐,入见端方,委婉陈词,不卑不亢,晓以利害,并称“四川保路,并非作乱,纯由赵尔丰滥用武力造成。若先奏释蒲,罗诸人,可得民心,止危局。”端方眼见满清大局恶化,巴蜀烽烟四起,危如累卵,遂准其所请,奏释蒲罗等人,由此造成赵尔丰对端方不满,引发内讧,渐成敌对。

  为了建立革命武装,朱之洪等又以“各地盗匪频发”为由,向官府力争办团练自保。于是商会倡办商团,士绅倡办民团,皆以革命党人充实其名额,借以壮大力量。

  时新军夏之时部(革命党人)在龙泉驿起义,聚众千人并携枪炮等新式武器间道遂宁、拟往东行。机不可失,同盟会支部即委派之洪先生越城会夏之时于遂宁,约定时日到重庆会师。不料事后为重庆知府钮传善侦知,将九道城门紧闭,内外隔绝,严禁出入,企图阻挡夏军。之洪先生同党人张颐冒死躲过城防,再次以绳缚身,缒城而出,迎夏之时军于浮图关。其弟朱必谦手提指挥刀,率学生军及党人,里应外合,斩关落锁,迎夏军入城,重庆知府钮传善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部属剪辨捧印请降。于是重庆在这一天(1911年10月22日),兵不血刃,正式光复,成立了蜀军政府,结束了大清王朝在重庆的统治。

  蜀军政府成立后,朱之洪先生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党内同志都推举他任要职,但之洪先生一再辞让,仅就任蜀军政府高等顾问,兼主金库。民国元年(1912年),成渝两地军政府商议合并,朱之洪先生被委任为蜀军政府全权代表,与成都军政府代表张治祥在荣昌商议合并事宜,成功议妥换约。是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军政府成立,联名致电孙中山。宣告四川统一。

  朱之洪先生“事济不言功,事危不避险”,淡泊名利,真正践行了孙中山先生告诫革命党人要立志“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的教导,高风亮节,难能可贵。

  四、亡命东瀛,拜谒孙中山

  一九一三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各地讨袁军兴,朱之洪先生任川东安抚使,事败,遭抄家、追捕,被迫亡命天涯,远走日本。

  在日本,之洪首次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对他颇为器重,常与之谋商国事,友谊日深。中山先生亲书“海阔天空”、“天下为公”、“天地本逆旅,道义凭仔肩”等珍贵墨宝赠予之洪。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