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辛亥革命老人马登瀛

辛亥革命网 2011-07-22 00:00 来源:贵州政协报 作者:李芳 熊堂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清镇鸭池河畔化龙古镇上,流传着辛亥革命老人马登瀛的许多传说,云其当过“都督”,曾“衣锦还乡”,辛亥革命已过百年,而这位归隐林
 

  一

  在清镇鸭池河畔化龙古镇上,流传着辛亥革命老人马登瀛的许多传说,云其当过“都督”,曾“衣锦还乡”,带来“军乐队”从上街吹打到下街;他在重庆当军官时,在街头见一年轻美貌女子“摆棋局”,局盘书有“让君一车马,奴走一着先;奴输随君去,君输两元钱”字条,他好奇地先拿出两块大洋,与女子下棋,结果取胜,该女子拒绝收钱,硬要嫁给他为妻。后来战事兵败,他与“叫花子”易服而逃回老家,富裕家庭随之败落。马登瀛最后举家迁居鸭池河对面的黔西县大关镇,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化龙街上的老人过河“赶场”,在大关街上遇见过他,走路还“四平八稳”,仍有军人气度等等。传说纷纭,扑朔迷离。笔者查阅了有关贵州辛亥革命史料,从《周素园文集》、《贵州辛亥人物传稿》及《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等文献中,寻找到马登瀛的点滴记载,而在民国及新编《清镇县志》、新编《黔西县志》却找不到任何线索,从而引发笔者对这位神奇老人更浓厚的寻踪觅迹之趣。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在化龙马氏族人的联系下,于2011年2月22日驱车前往黔西大关。找到了马登瀛的两个嫡孙马明用、马明信,并祭拜老人墓地。看到了老人遗留下来的《马氏家谱》、《杂录》、《日记》等手迹残稿,还看到了一张珍贵的绘制于光绪33年(1907年)《贵州常备军步队第一标营舍全图》,其图为丝绸质料,长2米,宽1.5米,下部图标说明有小部分残损。据其嫡孙介绍,这是其祖父亲手绘制的“城防图”,过去家里收藏有几大皮箱这样的图纸;还有几张身佩军刀的“戎装”照片(照片是镶嵌在铜镜框里面的),身边站有许多士兵;还有一大本《自传》手稿,里面讲到蔡锷、熊克武等许多人物。过去家里没有重视这些遗物,除了留下这张“城防图”、几件手稿残本及祖父逝世前照的一张相片外,其余的全部丢失了。马氏兄弟说:“祖父仅有兄妹二人,姑婆嫁到大关镇上周家,家庭条件较好,且祖父与姑公、姑婆的兄妹感情较深,才从化龙把家搬到大关来居住的。因祖父过去做过‘旧军官’,我们上学、当兵、招工都‘沾不上边’,虽然祖父在解放初土改‘划成份’时被划为‘城镇贫民’,但子孙没有逃脱‘靠边站’的厄运,其给后人‘惹祸’的军官照片等遗物就不敢留下了。祖父生性不愿低头求人,不愿去‘招惹’当官的上司同僚,亦不愿谈及‘过往风光’,以教私塾谋生,对子孙管教甚严,我们从小吃饭就不敢‘跷二郎腿’,站有站像,坐有坐样,行为举止要求严格”。……百年沧桑,物过事非,笔者通过翻阅史料及其孙的访谈,揭开传说中马登瀛老人之神秘面纱。

  二

  马登瀛(1886—1960年),字繁素,晚年自署“蕃庶”。其先祖明末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从军入黔,官至指挥使,落籍贵州修文石关寨,二世祖迁居清镇化蜡蛇场(又名化那条子场,古水西化那土司治地,明末清初设立集市,形成集镇,为十二生肖之蛇场。因贸易中忌“蛇”、“赊”字音,又因黔人谓蛇为“条子”,亦谓蛇为“小龙”,故名条子场,民国年间改名化龙,为清镇县属化龙乡治地,即今清镇市新店镇化龙村),清咸同兵燹,马氏家族惨遭杀戮,人丁所剩无几,元气大伤。反乱平息,马氏承遗复业,至马登瀛父辈成为化龙镇街头的富户,与同镇刘氏财富相当。清光绪12年(1886年)农历5月13日,马登瀛降生于化龙镇桐子树马氏祖宅,幼年被家长送入镇中私塾启蒙读书。光绪30年(1904年)10月,在父母的包办下娶黔西县五里坝汪顺之三女为妻。两年后生女翠英夭亡,其妻汪氏服毒自杀,父母逼其再娶妻室留守祖业。马登瀛不愿抱残守缺屈居乡里,于光绪32年(1906年)7月离家到贵阳投军入伍。

  贵州新军始建于清光绪31年(1905年),称之为“新建陆军贵州常备步兵第一标”,系贵州巡抚岑春萱奏请设立,驻扎贵阳城外南岳山麓南厂。新军编制仿效日本,一切操练按西法办理,官佐均由军事学校出身或具有军事知识的人员充任(鄂籍官佐居多,系岑春萱由湖北按察使升任贵州巡抚后由鄂新军调来充任,时人誉之“湖北行伍派”),标统袁义保,副标统兼教练官为杨荩诚,队官为赵德全等。在新军中,马登瀛因读过私塾,有“秀才”之誉,次年就担任了司务长。据其孙介绍:“祖父(马登瀛)为逃婚而投军,在新军中当做饭‘伙夫’。有一次过年,祖父书写了一幅对联贴于食堂门前,被一位有文化的长官看见,询问这幅对联是谁撰写的,大家都说是‘马伙夫’所书写。于是新军长官见他年轻有才,就把他提为了司书,并送入随营讲武堂学习军事测绘”。光绪33年(1907年)10月,陆军部检查官崔道祥奉命入营阅考,司书马登瀛的阅考成绩名列讲武堂最优等第1名,赏给五品军功,提升为贵州新军第1标排长。宣统元年(1909年)由云贵总督锡良调入云南从事军事测量,担任测绘委员。宣统3年(1911年)4月奉调回黔,担任贵州新军第1标1营左队队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