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和革命牺牲第一人———陆皓东的短暂人生(3)

辛亥革命网 2011-10-06 0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庆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其战友可谓无数,但是有一位却与众不同。他既是孙中山的幼年玩伴,后来又为革命付出了年轻生命,成为为共和

  就义前后

  孙中山获悉陆皓东被捕的消息,万分焦急。首先请求美国领事出面调解,进而要求陆皓东曾经供职过的电报公司出面,作证陆皓东只是这家公司的一名普通雇员,并不会认真闹革命的。

  然而,人们显然低估了陆皓东的革命积极性。因为当美国领事前往中国官府为营救陆皓东而展开斡旋时,却发现陆皓东早已承认起义之事了。

  面对公堂之上的严刑拷打,陆皓东大义凌然地宣布了自己的意愿:“今事虽不成,我心甚慰。我可杀,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吾言尽矣,请速行刑。”这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1895年11月7日,陆皓东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孙中山在日本获知陆皓东死难之事,万分悲痛、放声大哭。孙中山赞誉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并深切怀念道:“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是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今及,仰止无穷,二公(此处指陆皓东和史坚如)虽死,其精灵之萦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于1912年5月27日回到翠亨村,次日即与其兄孙眉及村中父老,前往陆皓东家中探望。孙中山抑制住心中悲伤,说道:“皓东成仁取义,留名千古,虽死犹生,后人景仰。”随即取出3000大洋,以安慰烈士眷属,其中1000元用作陆皓东的儿子少东结婚费用。

  1927年,广东省政府杨鲍安提出,每月发给陆皓东家属赡养费200元大洋用作日常支出,一直持续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家乡人为永久纪念这位革命先烈,于1937年在其故乡犁头山麓,修筑了陆皓东陵墓,这是一座衣冠坟,里面掩埋了陆皓东生前穿过的一套衣服。陵墓前竖有陆皓东塑像,庄严肃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游览孙中山故居时,曾赋有《谒翠亨村》三首。其中一首写有:“当年首义同村者,大节堂堂天下闻。一代人豪争想像,犁头山下陆公坟。”此诗表达了对陆皓东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