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早期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一)(3)
辛亥革命网 2011-10-06 00:00 来源:民革辽宁省委会 作者:王智华 查看:
宁武为集中力量,进攻凤城和丹东,单枪匹马地到东路军驻地平顶山联系和布置下一步军事行动。不幸在此遭敌军重围。待他策马杀出包围圈时,马匹因伤流血过多而死,所领导的中路军也转移它处,宁武只好化妆就近登上火车返回奉天省城。
此时的省城正陷入恐怖之中,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指使张作霖制造骇人听闻的“奉天大惨案”, 张榕等248位革命党人惨遭屠杀。残酷的镇压并没有把革命党人吓倒,为打击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宁武与同志们密切配合,在一个夜晚里切断了全市电灯线路,出其不意地在四关城门竖起了象征革命的十八星旗,引起敌人的极大恐慌,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由于张作霖成为镇压革命的急先锋,宁武着重瓦解其势力,急欲除之而后快。先是策动张的旧部营长李子元在新民倒戈反正,后是鼓动张的手下王东海、王实英叔侄二人弃暗投明,年仅19岁的王实英是张作霖的马弁,刺杀未遂而壮烈牺牲。其叔王东海营长化悲痛为力量,几经周折,率部在营口起义成功,并把另一个反动营长的部队击溃和收编,队伍发展到800多人。宁武得知起义官兵军饷不济时,便筹集5000元现款亲自送去,在王营长陪同下,宁武检阅了这支起义队伍,并在讲话中激励大家:要为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以民为贵的共和国而竭力奋斗!④
在汹涌澎湃与腥风血雨的斗争中,宁武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地奔波于沈阳、辽阳、丹东、营口、大连等地,游说于军警民团之中。播撒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建立和发展了革命武装,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使辽宁的武装斗争成为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辛亥革命的炮声加速了宁武从爱国走向革命的转化,他是孙中山武装革命的坚定实践者,他把反清武装斗争当作民主革命的主要手段,也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突出特点,即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时期宁武为了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以高擎武装起义的大旗,亲临武装斗争第一线为夙愿,置生死安危于不顾,冲杀在硝烟炮火之中,表现出灼烁的爱国热情和为革命献身精神。这一真实生动的写照至今仍然有力地叩击着我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