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辛亥英烈之忠州先驱吴恩洪

辛亥革命网 2011-09-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仁德 袁代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吴恩洪,字锡三,重庆市忠县忠州镇人。1905年7月经黄复生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出席了8月20日的成立大会,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 ,重庆辛亥
 

  吴恩洪(1878~1920),字锡三,重庆市忠县忠州镇人。其父吴国藩字叔屏,系忠州东关总保、商号“泰兴正”老板。吴恩洪于光绪末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读书,和黄复生、陈道循(伯珩)、吴鼎昌、张侠琴、刘鼎彝、刘莹泽等七人组织一个革命小团体。1905年7月经黄复生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出席了8月20日的成立大会,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他与入会的川籍留日学生熊克武、但懋辛、余际堂等关系密切,锐意反清。同年11月,他们因罢课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而被迫回国,奔走于川、鄂、京、沪之间,散发同盟会刊物,宣传革命纲领,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10月19日他介绍友情甚笃的忠州周武纬、石柱熊佛田等同乡加入同盟会,壮大革命力量。

  1906年熊克武策动起义失败,化名陈国梁潜到忠州,吴恩洪与之避于石宝乡神滩一佃户家,结识了在私立神滩小学任教的洋务学堂毕业生江晓楼、江晓岑、江晓岚、江晓城兄弟,见他们智勇兼备,思想进步,遂介绍他们加入同盟会。此后,熊克武多次来忠州,吴恩洪家成了革命党人在下川东活动的一个据点。1908年熊克武等从日本购回一批枪弹,藏于吴家后院阁楼上,被一亲戚告密,知州陶家瑶素与吴国藩友好,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呈报结案。吴恩洪感恩拜陶为师,常赴州衙纵论时政,颇受赏识。次年,陶卸任回省述职,吴恩洪随赴成都,任其家庭教师,借机与蜀中各地革命党人联系。

  1910年,吴恩洪回忠州协助其父办团防,任庶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团练武装中宣传革命,发展骨干。州城东、西关团练队长和州署警备队长都被他说服,同意在起义时反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吴恩洪加紧活动,大造舆论,一时革命空气传遍城乡。12月6日在州议会上,由成都返忠的同盟会谢铸今、周武纬、马子尊等介绍了成都、重庆等地的起义经过,指出忠州要避免兵祸,非马上革命不可;而要响应革命,又非得老党人吴恩洪出来主政不可。全体与会者举手赞成,当即前往吴宅请吴恩洪主持州政。吴恩洪向大家宣讲革命,号召“反正”。他说:“我们受了满清三百年的压制,今天我们要想翻身,就非推翻满清王朝不可;中国将被列强瓜分,危在旦夕,如不及早革命绝不能救此危亡!我州州官金翅鹏是满清的走狗,又是我们的敌人,今天我们的先决问题,就是要迫他交印。”率众到州衙截获正欲携印逃跑的知州金翅鹏,夺了大印,金翅鹏无奈只好将铜质州印交出,丝毫不敢抗拒。吴恩洪将此印举以示诸州民,大声疾呼的说:“如此物不销毁,万不能断绝群众后望之念”,用斧头将此印锤得粉碎;并下令将金翅鹏管押在典狱署办理交代,如无贪赃枉法等事,即行驱逐出境。吴恩洪再将革命的意义,重讲一遍,并向州民宣誓“今后绝对奉行三民主义,做到平等自由,倘敢中变和别有意图,自愿受新政府和群众最严厉的处分”。

  8日,成立忠州临时军政府,吴恩洪任总理兼司令,他上任伊始,即通令取消满清在忠旧制,并与州民约法三章:一造谣生事者斩,二煽惑民心者斩,三寻报私仇者斩。通令全州,取缔满清在忠旧制,规定男子一律剪去发辫,女子恢复天足;旗帜白色,上书“汉”字;一切文告皆以“忠州临时军政府”冠首,末书“大汉元年”等字样;又破除迷信,禁止烧香拜佛。同时撤销经征局,将各项粮税和地方公款交财政部统一收支,凡一切庙产、会产提交财政部,补助行政经费;余粮项下每两附加纹银一两,以作军事开支。随即整编乡团武装,改建为三个营、一个北伐队。当时大竹、万县等地方武装先后与重庆镇守使兼第五师师长熊克武对抗。1912年4月,熊克武决定解决刘汉卿及其巡防军。吴恩洪亲率所部进军万县,击溃巡防军,生擒刘汉卿后,即将部队编成一个游击营,以江晓城为营长,补充第五师驻防万县。受熊克武令,吴恩洪就任万县知事;1912年7月,出任重庆府知事。1913年2月,废府存县,改任巴县首任县知事。在经费紧张时,他卖掉50石田产,无偿献给巴县军政府公用。他整顿治安,提倡俭朴,政声卓著,当地士民在南温泉花溪堤坎附近立有他的德政碑。

  1913年吴恩洪同熊克武、杨庶堪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的号召,8月5日,在重庆一起通电讨袁。吴恩洪倾巴县之力以助熊、杨,夔关监督徐堪(原名徐代堪)以夔关征解的银两购买武器,支持兴兵讨袁。讨袁失败,他们被通令缉捕,效忠袁世凯的四川督军胡景伊在通缉令中特别指出:“……吴恩鸿、徐代堪二犯,并与逆党勾结最密,卷劫公款甚巨。”吴恩洪不得不隐姓埋名,化装逃亡上海。他绕道黔、彭、酉、秀等山区,辗转数千里,历时四月,始到上海与家人团聚。家人见他羸弱不堪,脚肿溃伤,无不潸然泪下。随后,带着儿子家齐、家振再赴日本,在东京小石川区原町租赁房屋,以马仁庵为户主,集合了十几位忠县后辈研讨革命问题。他以教小学为生从事革命活动。常去参加留日学生的每周集会,多次作专题演讲,讨论中国革命。

  1919年,吴恩洪因母亲病逝,回县居家守丧。次年,四川省督军熊克武一再电请吴恩洪赴成都议事,希他主持要政。不料到万县转乘轮船时,被政敌指使万县城防司令方化南软禁数月,因熊克武多次电援和社会的强烈呼吁,始得获释。方化南设宴饯行,虚情致歉。宴后,吴恩洪即登法国轮船赴渝,次日船至丰都上游30里处暴卒,全身呈中毒状。噩耗传开,万民同悲。成都、重庆及东京等地,为之举行追悼会。遗体归葬忠州城东独蛛嘴鹅公堡,忠县名士邓少甫撰墓联云:“嫉恶素严,长留正气;匡持不遇,竟屈雄才。”论定了他的一生。

  (陈仁德:原重庆市忠县扶贫办公室干部,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袁代奎:原重庆市忠县政协文史工委主任,退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