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辛亥英杰朱必谦

辛亥革命网 2011-09-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赵定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朱必谦,名蕴章,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巴县鹿角场人,与长兄朱琴樵,三兄朱之洪,皆为辛亥革命先驱。他们在推翻满清帝制,建立民国
 

  (一)

  朱必谦,名蕴章,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巴县鹿角场人,与长兄朱琴樵,三兄朱之洪,皆为辛亥革命先驱。他们在推翻满清帝制,建立民国的滚滚洪流中,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真可谓:一门三杰,誉满巴蜀。

  必谦自幼随年仅长五岁的胞兄之洪一道读书,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所受思想影响和学业教益颇深。当时,朱家经营缫丝及染色业,家境殷实,其父朱安煐公又极具眼光,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待必谦稍长,即送其赴四川荣县,受教于名师赵熙门下,学业、思想,皆有不小长进。后返渝,又考入川东书院就读,四书五经及英语数学,中西学科皆攻。不久,荣县赵熙受聘为川东书院院长,朱必谦又在其教诲下,悉心研习诗词文赋,早不屑于孔孟及酸臭八股了。

  朱必谦的少年及青年时期,正值清末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以及各种思潮激烈交锋的时期。1895年4月,甲午战争失败,小日本打败了大清国,满清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弄得中国满目疮痍,举国震惊,时必谦19岁,甚感迷茫。此后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及维新运动也相继失败,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富国强兵、救国救民之路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当时在清朝有识之士倡导下,各地掀起了留学热潮,主要留学日本,以“师夷长技”。各省不仅选派优秀志士官费留学,也鼓励民间自费留学,“无富、无贵、无长、无幼”,指望留学生今后回国服务乡梓,报效清廷。孰知,这一批批赴东洋、西洋的留学生,在外开扩了眼界,接受了新思想,看清了满清的没落腐朽,大多追随孙中山,投身辛亥革命,成了满清的掘墓人。

  地处偏远西南的四川才俊,在这声势浩大的留学热潮中亦不甘落后,纷纷出国,攻读师范、政法、理工、实业等等。光绪二十六年,朱必谦先生考取了四川官费留日资格,次年,东渡日本,学习警务,越明年学成回国。光绪二十九年,必谦先生的同窗,时任川东劝业道的官员周善培,奉派往日本考察警政,因必谦精通日语及警务,遂邀请偕同赴日,考察数月。

  (二)

  必谦先生回国后,受聘于成都著名的四川陆军小学(后来演变为四川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其门生弟子中,后来涌现出不少四川军政界的要人,如四川王刘湘,西南王刘文辉,风流将军杨森,抗日将军王铭章、李家钰、邓锡侯、王瓒绪、贺国光等等。

  时官立重庆府中学堂,力邀必谦先生任教,必谦遂从命返渝。一九O三年,必谦先生与三兄朱之洪,以及杨庶堪(沧白)、童宪章、陈崇功等发起组织成立了重庆第一个资产阶级反清革命团体“公强会”,会员们常集聚于重庆桂香阁,讨论国事,倡言革命。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童宪章、陈崇功奉孙中山之命,密携同盟会章程自日本回渝组党,次年春,同盟会重庆支部成立,朱必谦先生负责宣传。

  光绪三十三年,杨庶堪(沧白)任川南永宁中学监督(相当于校长),邀请必谦及其三兄前往任教。他们暗中宣传革命,积极发展组织,培养了不少革命骨干,永宁中学遂成为革命党人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宣统二年(1910年),革命形势日趋高涨,杨庶堪回渝接任重庆府中学堂监督,朱必谦担任重庆巴县中学监督,相互密切配合,积极为重庆起义作准备。必谦先生组织了一批可靠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需要时好派上用场。同时,必谦与胞兄之洪,又暗中联络四川民间会党,“袍哥”的首领,“福寿堂”“舵把子”冉大爷(炳之),组织了二百来人的武装队伍,准备参加起义。

  宣统三年十月初二(1911年11月22日),党人夏之时率领的新军革命队伍,按约抵重庆城下,当时环绕重庆渝中半岛筑有高大城墙,设有城门十七座,如朝天门、千厮门、南纪门、储奇门等等,平日九开八闭。然而重庆知府钮传善,此时已下令将全部城门紧闭,企图阻挡夏军入城。此刻,城内的同盟会党人宣布起义,他们与参加起义的“袍哥”兄弟,一起拿起武器,分头控制了城内各要害地区部门。必谦先生手提指挥刀,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率学生军,青衣短服,持枪冲向通远门,迅速控制了城楼上下的清军。必谦手起刀落,斩关落锁,大开城门,并在城头竖旗为号,里应外合,迎夏之时军入城,重庆遂得以光复。

  是日,蜀军政府宣告成立,朱必谦任总务处副处长。

  (三)

  民国二年(1913年),革命党人兴军讨袁,不幸兵败,重庆同盟会党人受到通缉搜捕,朱必谦先生逃亡上海,其老家被查抄,财物藏书损失殆尽。两年后,袁氏倒台,方返重庆。

  护法战争后,四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朱必谦先生甚感愤懑。必谦邀集友人创办广益书局,并在城区都邮街设立印刷所,发行书籍报刊,传播新文化知识,启迪民智。

  朱必谦先生的门生中,不少是各界知名人物,除前面所述的刘文辉等川军高级将领,文教界的还有赖以庄、张真如、杨伯谦等。他们每到重庆,均要登门拜谒,执弟子礼,对先生尊敬有加。必谦先生在巴县中学的学生胡子昂,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此外,朱必谦与赵熙虽有师生之份,但赵对朱十分器重,成为亦师亦友的知交。

  与此同时,必谦先生仍致力教育,兼办实业,以此报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他与友人开办了朋友轮船公司,厚记兴业公司、永和铁厂等企业。永和铁厂设于永川,朱必谦任董事长。后又开设福华煤矿公司,仍任董事长。

  解放后,朱必谦先生受到党和政府的礼遇和关爱,长期受聘于重庆文史馆,为资深馆员,数届市政协委员,并被选为重庆市人民代表。

  必谦先生于1966年10月17日逝世,享年90岁。

  (本文资料由朱必谦之侄孙,朱之洪先生之嫡孙朱宗钰女士提供)

  (作者赵定华系重庆杨家坪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巴蜀辛亥双雄之朱之洪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