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随同盟会到坚强的共产党员——张景岳小传
辛亥革命网 2011-09-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万鹏 袁代奎 查看:
张景岳(1884~1929)重庆市城囗县厚坪乡杨家坝人。自幼好学,为人爽直、刚毅,扶弱压强。1911年夏保路运动高潮时,他因事到成都,二十多天的耳闻目睹,知道了满清政府卖国的罪行,懂得了孙中山倡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决心投身革命。经许少兰、郭隐渔介绍,杨沧白主盟,加入同盟会,又加入了保路同志会。回县后,积极参加先期回县的同盟会员庞介卿发动的声援成都保路活动,组织罢市、罢课,上街宣传自己在成都的见闻和感想,号召人民支持保路运动及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活动。辛亥革命后他当选城口县议会参议员。
1917年张景岳当选为城口县临时参议会议长,认真从事参政议政活动,对地方公益事业关怀备至,为维护地方建设多次秉笔直书,同封建官吏开展唇枪舌战,为城口百姓利益据理力争。他提出“耕种良地、选用良种、提高产量、不宜毁林开荒”的主张。在参议会上倡导全县“兴桐桑,种药材,增茶叶,用生漆,发展商贸以富县民”,受到县知事何新斋等人的重视。
1920年县团练局长李香泉贪赃枉法,老百姓怨声载道,张景岳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团练局的大门上:“眼前诸公猫公狗公饕餮公,公而不公,公心安在、公道安存,每日借公肥家济;团练总局烟局酒局百货局,局又设局,局内者甘、局外者苦,何时结局享太平”。路人看到这副对联,无不点头称好,李香泉十分狼狈,对他恨之入骨。张景岳有个亲戚陶远定,是杨家坝的土匪,民愤极大。景岳听了百姓的控诉,极为气愤,于是以议长身份组织县警备队和民团将陶远定逮捕处决,并奖励有功人员,当地百姓称赞张议长不徇私情为民除了一害。
1921年张景岳联合几位副议长写了《城口县兵匪苛政》呈文,上书川东道尹公署,要求减免兵税:“民国成立,百废维新,前清制度虽略有因革损益,而唯取民丁粮并无变更。……而颜氏德基不思安集哀鸿,犹以每两征银竟附加清乡费十八元之多,哀我人斯负担愈重,痛苦愈深,本会为人民代表,……迫于人民之请求,责无旁贷,除呈恳各上峰处,理合恳请钧署佥念边民,将此每两征银附加十八元悉行豁免,以去苛征而解倒悬。”1927年上春,城口遭饥荒,他目睹灾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写呈文要求上级发赈款,经督办批准,发下五千块银元,救济贫困灾民,他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亲临各地监发,灾民感激不尽。1928年张景岳又以县议长的名义呈刘督办,要求减免城口税收。县长兼清乡司令邓占云怪罪“张景岳、张敬斋抗阻国税行为”,秘密指使驻军营长徐朝荣,于同年冬月,在武官衙门前对面菜市坝,残忍地将张景岳割耳朵一只、剁右手指一根,削掉张敬斋上嘴唇,以治二人之罪。侮辱性酷刑不能摧折张景岳的斗志,他不向恶势力屈服,更加仇恨反动统治,继续以各种方式与恶势力抗争。
张景岳受刑后,被撤掉议长,改任县政府秘书。中共地下党员漆晓初(化名徐仲康)来到城口活动,刚到冉家坝地界,便被邓占云的守边部队扣留,在盘查中徐仲康对答如流,毫无破绽,邓占云叫一个班的士兵把徐仲康押送县衙审问。他亲自审讯好几次,徐仲康理直气壮地与邓占云辩论,说得邓占云理屈辞穷,只好找能说会道的秘书张景岳去对付。张景岳同徐仲康交谈几次,话题广泛,军阀统治的腐败,贪官污吏的残忍,老百姓的疾苦,越谈越深刻,他听了很受启发,感到自己眼界开阔了,敬佩徐仲康学识渊博,庆幸自己觅得知音。便以徐仲康写的一手好字为理由,向邓占云推荐徐仲康为书记员(文书),邓占云听后答应可以,但又不太放心,叮嘱他:“这个人是土地老爷的舅舅——不是凡人,你要提防点。”
张景岳安排徐仲康住在自己的宿舍里。两人经常彻夜长谈,他把自己的坎坷经历和满腹怨恨向徐倾诉,徐因势利导,启发他说:“张先生您在城口也是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对您都是这样凶残地对待您,那普通老百姓、贫苦农民不是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日子吗?只有起来干革命,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军阀斗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倒军阀反动统治,推翻三座大山,求得翻身得解放。”张景岳茅塞顿开,认识发生了飞跃。工作之余,他还向徐仲康介绍一些本县思想激进的青年朋友。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考察,教育培养,他光荣入党,成为城口籍第一个共产党员;发展了8名进步青年加入党,建立了城口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城口县特别支部,徐仲康任特支书记。
党组织建立后,徐仲康、张景岳等人谨慎发展党的组织,积极宣传党的纲领,广泛发动群众与恶势力展开斗争。正当革命活动进行很顺利时,有人向邓占云密告“徐仲康是徐向前之弟”,邓占云派人暗中监视,准备寻机将徐仲康抓捕。张景岳立即找可靠人员把徐仲康送往陕西省交界的老鸦口王彬如家,邓占云抓捕落空,怒不可遏,下令各个关卡严格盘查过路行人,又派一个连向老鸦口方向搜捕。王彬如事前得信,和徐仲康躲进屋后深山老林里。第二天,备马护送徐仲康到岚溪的陕西界梁南门天,脱离了虎口。
一个多月后,有天早上张景岳有事外出,离开了县衙。邓占云照例泡上一壶茶托在手上,到各办公室转悠。走进收发室,看到办公桌上有封由重庆寄给张景岳的信,好奇地拆开一看,信上只写了简单的几句问候话,他觉得不对劲,边喝茶边反复推敲信的奥秘,茶水落了几滴在信纸上,润湿的地方显现出几个白色的小字,大叫身边的人端盆水来,把信纸平放在水面上,不一会在黑色的字行里显现出一些白色小字,内容大意是要张景岳大胆策动邓部兵变,“里应外合,组织暴动”。邓占云看完信气得拍桌大叫:“立即把张景岳抓起来。”张景岳回到了衙门,士兵们一下子围拢戴上了刑具,投入监狱,严刑逼供,他坚不吐实,坚贞不屈。几天后,被押到西门外枪杀,身中七弹。一身正气为民说话的张景岳成为城口以共党罪名被杀的第一人,时年45岁。
本文撰写时,得到重庆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的帮助和支持,特致谢忱。
(朱万鹏初稿,袁代奎整理修改。朱万鹏:原重庆市城口县党史研究室主任。袁代奎:原重庆市忠县政协文史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