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辛亥英烈之酉阳雄杰邹杰
辛亥革命网 2011-09-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袁代奎 查看:
1915年3月4日(乙卯年正月十九),北京城黄雾弥漫,天晦地暗,寒风凄厉,备极昏惨。原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和蜀军第四标统(团长)邹杰、四川都督府顾问魏荣权等,在如狼似虎的袁世凯政府军政执法处刽子手押解下,从容迈步,来到刑场,他们神色不变,慷慨就义,血喷丈余,尸坚立不踣,浩气冲云天!
邹杰(1880~1915),字汉卿,酉阳人。性沈鸷,有膂力,娴拳术。家贫甚,居乡僻,好读书,不喜八股文。从同县名士、甲午科(1894)举人王槐庭学,学业精进。于1901年入州庠。1903年到成都,钻研数理新科学。1906年进入四川高等学堂,从学长张培爵、卢师谛处获得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的《民报》等革命书刊,如饥似渴地阅读,认识到革命道理,而我国数千年之政治学说,都是美化封建制度,要人们效忠帝王,而助其淫威。由是倾心革命,立下改革之志。结集张培爵等同志,暗地在成都组织青年会,约集富有道德、学术、智勇者入会。邹杰在校一载,见清政愈坏,革命风潮日亟,决然舍去,以鼓吹革命为职志。1907年,他和张培爵、卢师谛、谢持等一起,密谋在成都举行武装起义,失败后潜往开县。后返蓉任成都体育学堂和模范学堂国文教师,在师生中大力宣传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在他的宣传教育下,许多英年学子,忻然参加了同盟会。
邹杰和张培爵、卢师谛、谢持、王休、潘大谋等研究决定,将同盟会员分为居者、行者两组,居者研究学术,团结忠实党员为中坚;行者负责筹备起义。并决定以东珠市街第二学堂为总部,别营牧场于西安,为西南秘密机关。1908年王休和徐代堪、潘大谋、余希尧饰为书商,售书西安、凤翔、宝鸡,慎重选定凤翔城东北之张家山数百亩荒芜田野,垦辟畜牧场。潘大谋被凤翔知府尹昌龄延请留教凤翔中学校。1909年,邹杰和李一夫先行前往,会同潘大谋,办理各种手续,全力以赴开办牧场,计划以实业为根据,容纳更多同志,既能以赢利作革命经费,购买武器;又可作为失败亡命的隐居地。后谢持来到,以他们三人主持,当时党人所称“实业团”。他们在此缠头短袄,磨面缝炊,作农家活,以牧羊人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常与陕西同盟会负责人焦子静、井勿幕谋划,通过成都第二小学堂与四川同盟会保持联系。时陕西陆军中学多川籍学生,且有原先参加成都青年会的,邹杰常到西安,与他们缔结密约,谋划革命。
1911年3月,谢持先自陕西返渝。夏,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邹杰乃抄近路,走崎岖难行的小道,一日二百里,赶回成都。欲借助路事破裂时,发动起义。见赵尔丰拥重兵,防备极严,无暇可图,举义难成。便星夜奔重庆,与张培爵等谋独立,于11月22日建蜀军政府,张培爵任都督,他任蜀军第四标统(团长)。于是各郡县先后响应,不旬日成都亦宣告成功。成渝合并后,1912年4月,四川都督府任命邹杰担任夔府知事,孙继武为奉节县知事。时巡防军刘汉卿据万州,立下川东蜀军副都督分府抗都督命令。熊克武率蜀军回川,刚到达夔州,他向熊克武建议解散刘军。时夔府下辖奉节、开县、巫山、云阳等县,值变乱后,众多的政务暋乱纷纷,不易厘清。邹杰殚精竭虑,全面核实每件事的真实情况,做到判断准确,处理正确,与士民坦诚相见,在孙继武的支持、配合下,一月治绩大著,半载而治绩蒸然可观。邹杰为政清廉,离任时行李一肩,两袖清风,夔府人民一致称颂他是廉吏。
邹杰不名一钱地回到家乡,不参与地方事务,闭门读书。酉阳辖地广袤,县城四面环山,县东南距城远者甚至有五六百里,又土地瘠薄,类不毛之地。清末已有呈请分县者,入民国乡绅主张益力,县城绅民有的凭借衙署讼狱图利,故坚决反对,遂水火不相容。1913年5月,东南乡人公推邹杰、邱以田等为代表入城会议,要求分县。猾吏衙役讼棍恶徒等数十百人,悉狙伏等待。邹杰刚开口发言,忽然会场大乱,铁器交投如雨,群聚殴打,邱以田被当场打死。县知事马久成以身翼庇邹杰,方得逃出藏匿于寓所。奸徒们必欲得而甘心,满城搜索,于寓所抓到他,拳打脚踢,倒拖至县署,到大堂使用铁尺枪筒毒打,幸好邹杰年少练过气功,谙熟收敛气息的方法,佯为死状,众暴徒都认为已死,始弃之而去。知事命抬入内室,验其伤得铁痕二百余处。送回归乡下家里治疗养伤。
8月,讨袁军兴,熊克武、杨庶堪在重庆宣布独立,约邹杰回重庆召集旧部起义。他初集旧部,得敢死士百余人,率领赶赴重庆。不幸而江西、江苏讨袁军瓦解,重庆功败垂成,熊克武不得不宣布停战,以保全地方免受战乱之苦。部队被收编,熊、杨等起义领导人和高级军官都离渝流亡。邹杰到达木洞才得知这个变故,他知道回归故乡难以容身,更不愿投降附袁,于是解散队伍,改换服装而流亡上海。1914年北上天津,与张培爵密取联系,进行反袁护国活动。
张培爵以总统府顾问隐迹天津日租界内,设机器织袜作坊以为血光团交通枢纽,邹杰潜居于织袜作坊襄助他。原四川都督尹昌衡的顾问魏荣权,在北京营救被捕入狱的尹昌衡,居京时间长久,见国是日非,知道非推翻袁氏无以救亡,于是往返京、津,联络同志,与张培爵等密谋进行。筠连人陈乔邨也与张培爵常相往来。他们韬光养晦,绝口不言时事,还计划多集股增加资本办工厂。而袁世凯的北京军政执法处和京畿军政执法处则密布侦探于京津沪间,严密监视和捕杀国民党要人。邹杰与张培爵的形迹已为他们所派密探知悉、密报,军政执法处派密探李捷三化名“河南郑某”,经陈乔邨介绍,谒见张培爵,伪言愿投资入股,1915年1月7日,邀他们至某所改订章程,在电车上乘人众多时将一束纸递给张培爵,张顺手转给邹杰,邹杰未及展开阅看,放入外衣夹袋中。车刚停稳,军警即包围拢来,将四人逮去。全副武装,押解到宛平军政执法处。辛亥重庆反正时被迫缴印投降剪辫的满清重庆知府钮传善担任执法处提调,深恨张、邹,酷刑拷打,逼他们招供。多次刑讯他们皆无供述,而郑某乃硬证其确据即在邹杰夹袋中,陈乔邨也交出偷抄的“血光团”成员名单。邹杰与张培爵始恍然大悟:郑某为袁氏之密探、陈乔邨为叛卖者。遂不置一喙以辩解,甘死若饴。于3月4日慷慨赴死,壮烈成仁。乡人赵某敛其骸骨,薄葬荒莽中。1919年四川革命党人将他的忠骸归葬于重庆浮图关下鹅岭。著名社会活动家黄墨涵(云鹏)撰写《烈士邹杰墓表》,爰述高行,赞其“进不希荣,退能劬学;乡国有难,慷慨赴之。及其为政,不畏强御,独秉清操”。镌刻于墓碑,诏示千秋万代。
本文撰写时,得到重庆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的帮助和支持,特致谢忱。
(袁代奎:原重庆市忠县政协文史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