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济民
辛亥革命网 2011-09-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少华 查看:
蔡济民,1887年1月21日出生于湖北黄陂,原名国侦,字幼香。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毕业成绩优等,分配到二十九标第二营后队担任排长。
1906年加入日知会,参与革命活动,每逢星期日约同志一起去听演讲,以此发展革命同志。日知会丙午之狱以后,革命党人继续从事活动,另纷纷组织团体。
二十九标的有识之士、革命党人比较多,有自己发起组织革命团体的,例如杜武库、谢超武组织的“柳营诗社”。有参加其它革命组织的,例如杨选青等参加的“振武尊心会”,高尚志、江炳灵等参加的“自治团”。
蔡济民为了统一步骤,联络本标的革命党人、有识之士,在本标成立革命团体“军队同盟”。规定加盟者不论加入何种会、社,一律接受本同盟的统一调度。
蔡济民任标代表,高尚志任副代表,分交际、宣传、登记、军备、庶务五个组,专人负责,营、队、排都设有代表,全标代表以上干部77人。
以后,蔡济民所领导的“军队同盟” 集体加入共进会,受共进会领导,但“军队同盟” 有其独立性,二十九标参加10.10起义的约300人,其成员多是起义部队的骨干。蔡济民在武昌首义的地位十分重要。孙武、蒋翊武一直对他十分倚重。
1911年10月9日下午,宝善里14号出事,俄巡捕把旗帜、袖章、名册、文告等搜洗一空。逮捕了刘同、李淑卿、刘燮卿等人,小朝街85号军事指挥部决定10月9号夜半发动起义。通知拟定以后蒋翊武令人抄写若干份,派同志分头向各标营代表及机关传递。陈树三赴二十九标通知蔡济民、高尚志、王宪章、陈人杰等人。
10月9号夜晚,小朝街85号指挥部被破坏,蔡济民化装打探,得知领导同志被捕。街市宪警密布,行人断绝,估计当夜发动难以实现。回营后即派同志周荣棠、邱明清等分途通知各标营代表于明晨在通湘门外莲溪寺开会,商议挽救方法。10日上午城门九点才开,蔡济民以巡查为名,到预定地点向大家讲明现在的处境,说:“现在侦骑四出,势将按名搜捕,与其捕后而死,不如死里逃生,依我之见,只有今夜下手,免得功亏一篑” 。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中午,工程第八营革命代表熊秉坤来到驻扎在工程营附近的二十九标营中,找到蔡济民,议定今晚动手,由工程营发难,枪声为号,蔡济民率二十九标响应,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晚上7点半左右,武胜门外火光冲天,工程营响起枪声,蔡济民即率周绍武、施洪胜等数十人集合出发,向天放枪,大呼打开军械库强取弹药,奔向楚望台。驻守营门的李振海、汪正海等人也随蔡出营。沿途消灭旗籍士兵多人,与工程营起义同志会合于楚望台。
二十九标第二营代表吴学斌率领100多人、第三营代表陈人杰率领100多人也陆续赶到。二十九标第一营管带何锡藩被迫率部反正。二十九标大部分都参加了起义,约300人到达楚望台。
蔡济民负责本标起义党人指挥,令孙鸿斌率第一营起义同志,杜武库、陈人杰率第三营起义同志,自己亲率第二营起义同志配合其它革命军向督暑进攻。
吴兆麟、蔡济民、熊秉坤三人是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的临时指挥,三路进攻队伍约千人以上,督暑攻下后,继之又攻下藩署。
10月11日谘议局会议,公推黎元洪为都督,黎不敢就职,蔡济民拨出手枪说:“事已至此,黎公再不允就,我等只有自杀,以谢同志,而慰死难诸先烈。”
成立军政府以后,组建谋略处,凡府内发号施令,一切重大事情须经谋略处议定,呈请核行,由蔡济民、吴醒汉、吴兆麟等15人组成,大家公推蔡济民为主持人。
蔡济民是辛亥首义的重要人物,功劳巨大,是二十九标革命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首义期间担任经理部长和军务部副部长。民国成立后改任军务司长。他始终站在革命的前列,参加过讨袁战争,1917年奉孙中山之命,在鄂东武穴镇树帜护法,1919年靖国之役由重庆返利川途中被川军旅长方化南杀害,终年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