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刘氏兄弟刘积学、刘积勋
辛亥革命网 2011-09-13 00:00 来源:大河报 作者:盛夏 姚晨雨 查看:
引子
辛亥革命中,新蔡县得风声之先,为“河南文明之萌芽”之地,也是辛亥革命策源地之一。它的同盟会会员人数占全省会员人数近一半。开封成立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之时,新蔡县单独成立支部,且两个支部长均由新蔡人担任。全省辛亥革命40余名著名烈士中,新蔡县占了九位。
新蔡县四位著名志士,他们是一对兄弟,一对至交。
中国有句俗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不乏兄弟姐妹同时投身革命的。新蔡县刘积勋刘积学兄弟,便是如此。
他俩是前清举人,在旧制度下的中原小城中,他们是生活优裕的地方名流,却在同一时期接触新知,投身革命。刘氏兄弟的生命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原腹地最传统的读书人,在时代浪潮跌宕中的曲折道路。
《河南》总编刘积学,忠实追随孙中山
刘积学(1880~1960),字群士,新蔡县古吕镇新华街人。
他16岁中秀才,20岁补廪膳生。因受新学影响,于1902年在开封与车钺、王梅溪等人共创“半日学堂”,传播革命思想。
1903年,他乡试中癸卯科举人。1904年至1905年,就读于河南武备学堂。1906年2月以官费赴日本留学,考入东京法政大学政治科。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刘积学经同盟会总部书记曾昭文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同盟会河南支部成立后,曾昭文、刘积学等人都曾主持过支部工作。
1907年,河南留日学生同盟会支部创办《河南》杂志,张钟端任总经理,刘积学任总编辑。杂志持论激烈,影响颇大,出至第十期被迫停刊。刘积学写下言词激昂的《河南留日学生讨满清政府檄》,在东京同盟会出版的《天讨》专号上发表。
1908年,同盟会派刘积学回开封筹划策动北方起义。武昌首义后,开封同盟会积极举事响应。策动新军失败后,同盟会分部通过刘粹轩建议,把重点放在分派同志到省城外各地联系农民武装,策动就地起义。刘积学带孙豪等人到汝、鲁等县发动农民武装,买枪弹,计划在南阳起义。事败。刘积学回到开封,马上去上海向陈其美、黄兴请援。在上海,刘积学与河南同盟会会员刘基炎、陈伯昂组织了河南北伐军。后南北议和,停止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