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旸谷:显隐并举 但为江淮光复业

辛亥革命网 2011-09-06 00:00 来源:新安晚报 作者:康鹏飞 唐小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吴旸谷,1884年生于合肥北乡一耕读世家。1904年,只身前往上海与皖人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与激进报刊《警钟报》互相呼应。1905年,在合肥
 

  隐身学堂再图举事

  “创办于1905年3月,校名为合肥县官立城西两等小学堂……民国21年,经合肥县政府决定,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吴旸谷,改名为旸谷小学。”育新小学老校址门口的墙壁上,挂着该校的简介。

合肥育新小学曾有段时间名为旸谷小学

  “以吴旸谷的名字命名一所学校,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戴健介绍,1907年夏,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吴旸谷闻讯冒险赶到安庆,营救同志,希图再举。因清廷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吴旸谷不得不离开安庆。

  “考虑到必须有一个公开的职业作掩护,因此他在安庆兵变失利后回到合肥,应聘就任城西两等小学堂堂长。”戴健说。

  “旸谷小学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我认为那是学校的黄金时期。”该校校友胡羊说,他为曾是旸谷小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积极促成安徽独立

吴旸谷(1884~1911)

  吴旸谷,1884年生于合肥北乡一耕读世家。1904年,20 岁的吴旸谷只身前往上海与皖人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与激进报刊《警钟报》互相呼应。1905年,在合肥开明士绅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并结识孙中山,创建同盟会,遂被推选为安徽主盟,后又争取到芜湖岳王会加入同盟会。在合肥,吴旸谷还建立了同盟会分支机构——江淮别部。

  不光是名革命家,吴旸谷还是个教育家,“在城西两等小学堂的三年中,吴旸谷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他不仅认真组织教学,管理行政,还亲自授课,教唱革命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的熏陶和教育。”戴健说。

  当然,吴旸谷并不是求安卧于一隅,他从未忘记反清救国的使命,或策划于密室,或奔走于江淮,联络同志,准备举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负责安徽光复的吴旸谷与王天培首先响应,并亲赴湖北请兵支援。在各地光复大势蜂起之下,安徽巡抚朱家宝不得已于11 月8 日宣布安徽独立。

  怒斥军阀以身殉国

  就是这样一位为安徽光复倾注毕生心血的革命志士,最终却惨遭旧军人杀害。

  据戴健描述,安庆光复后,局势并不安稳。吴旸谷担心安徽局势,再次请求长江上游革命军增援安徽,却不想“引狼入室”,九江黄焕章部抵安徽后纵兵掠夺且不愿撤出,吴旸谷听闻后急返安庆,直入黄焕章司令部,怒斥黄部抢掠害民行径,被激怒的黄焕章将吴旸谷枪决。

  “吴旸谷牺牲后,芜湖、安庆、合肥等地都建了专祠祭祀他,随后又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这是当时军人的最高荣誉。”戴健说,20年前,他曾参加吴旸谷孙女吴肇琼组织的一次家祭活动,车出北门来到双墩镇王小郢,烈士墓地已难找到,众人只好在村头宣读祭文。

  汪宇燕告诉记者,虽然搬离了旧校址,但对于革命先烈的缅怀不能忘,除了将学校简介继续保留外,学校还将适时建一座校史陈列室,让更多学生记住这位革命先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