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遂家族的革命秘史
辛亥革命网 2012-01-10 00:00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范南虹 查看:
何遂(前排右一)一家合影,后排右二为何康
这是一个庞大的革命家庭,家族几代人都在为民族的解放和崛起而奋斗。在他们革命的背后,是恢宏壮阔、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振兴事业。从辛亥革命元老之一、何康的父亲何遂开始,无论是推翻腐朽的清王朝,还是反对国民党消极抗日,到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都有这个家族活跃的身影。在何老家中,海南日报记者倾听这位世纪老人讲述了一个家族的革命故事,其间有许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动人细节。
11月6日―――7日,初冬北京,原农业部长何康家。房中很温暖,老人的房里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很多不同时期的相片,黑白的、彩色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何遂家族的精彩历史。
“幸好,我们家族的人都爱拍相片,所以,记录下了很多珍贵的瞬间,以及宝贵的历史资料。”何老告诉记者,从他父亲何遂开始,何氏家族便是一个革命的家族。虽然父亲是国民党,但却支持共产党的抗日事业和解放事业,明里暗里都帮助共产党做了许多工作;何遂有4个子女,都是地下党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贡献甚伟。
“我从小跟着父亲,对父亲的革命经历很了解。”何康说。
何遂毁家纾难 豪气干云
何遂是何康的父亲,字叙甫,1888年生于福建福州。他一生积极革命,为民族的解放与强大而奔走,生平经历无数刀光剑影,故事颇富传奇色彩。
作为一位革命者,何遂积极参与了推翻清政府,起兵反对袁世凯复辟,建立民国,是辛亥革命元老;后又参与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积极抗日,建立新中国,参与了两次改朝换代。
何遂夫妇
何老津津乐道向记者讲述父亲革命事迹的有三件:一件是发起成立同盟会广西支部;一件是率北洋军部分官兵起义;还有一件“毁家纾难”。这三件事,何老今天讲来仍是步步惊心,这里既有职业军人的英勇气魄,也有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还有豪气干云的侠者之风。
1910年,何遂和20多位志同道合的生死至交决定组成同盟会广西支部,耿毅任支部长,何遂任参议,还用中国传统的歃血为盟的仪式,接纳新会员宣誓。“结果,入会的人很多,一天有好多个。后来,耿毅因为是支部长,手上一天要戳好几针,没多久手背就红肿起来。”何老笑说,因为担心手总是红肿着会被人发现,就将歃血为盟改成了集体宣誓的办法接纳新会员。
何遂另一件颇为悲壮又极传奇的故事就是,1911年9月,武昌起义爆发前夕,清廷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处处风声鹤唳。当时,何遂在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麾下任参谋,吴也计划同时起义,但却在石家庄火车站被刺杀。何遂就住在吴的隔壁,听见枪声后冲出去,慌乱中拿了把短剑冲出去,发现吴的人头已经不见了。悲愤之极的何遂代吴禄贞率领第六镇部分官兵宣布起义,他还抱着失去人头的吴禄贞尸体赶到山西娘子关,要求阎锡山厚葬。
“父亲虽是军人,但他的字画也是双绝。”何老将家中珍藏的何遂的字画指点给记者看,果然何遂的水墨画随心所欲,佻达不拘,笔下山水大开大合,情致盎然,显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如今,孙中山纪念碑右侧“和平、奋斗、救中国”7个大字,就是何遂手书,写这大字时,何康正好在父亲身边。“当时没有大的毛笔,卫兵就把宣纸铺在办公室地板上,父亲用扫帚醮墨,写下这7个气势雄伟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