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昶痛惜割让胶州湾

辛亥革命网 2011-12-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胶州湾被德人侵占后,国人一片痛惜声。许景澄的同僚袁昶曾做《腊月二十六日独游燕子矶》诗云:“群山奔凑观音门,小市鱼虾别有村。却恨
 

  胶州湾被德人侵占后,国人一片痛惜声。许景澄的同僚袁昶曾做《腊月二十六日独游燕子矶》诗云:“群山奔凑观音门,小市鱼虾别有村。却恨朐东门割弃,怆携远镜望中邍。”自注:“闻允割胶州湾百里,予德意志人屯兵舰。北洋门户六重,榆关、大沽、旅顺、芝罘、威海,当以胶州湾为第一避风不冰之佳海口。曩曾劼侯(曾纪泽称)、朱鼎父(朱一新称)皆密疏诤之,以为筑船坞炮台于旅顺之黄金山、白玉山,地浅陋易受敌攻,不如胶湾宽敞重阻,形势便利。予亦力赞其议。倭衅既起,前言遂验。今如失此天险,何哉?”其忧民爱国思想可见。其子袁荣叜继承父志,抱怀爱国之情,于1928年纂修《胶澳志》,对胶州湾的最初设防,与德日两个帝国主义侵占始末记述甚详,颇俱资治功用。

  袁昶(1846—1900)浙江桐庐人。原名振蟾,字爽秋,号重黎、于湖,别号渐西村人,还有磢秋、樨符、樨岩、硖秋、芳郭钝叟等称。官称袁太常,谥号忠节。室名有沤巢、水明楼、佩弦斋、安般簃、渐西村舍等称。生于道光26年9月27日,先祖中有多人为学者,所著大多在战乱中被毁,父袁世纪,清廷追赐云骑尉世职。关于袁氏在松江置产事,据上海人杜诗庭撰写的《华娄人物志续稿》说:“袁昶博通今古,有诗名。早岁肆业上海龙门书院,与郡人士稔,因买宅郡西郊,子孙世居焉……”解放后,昶之后裔尚居此宅。袁昶1866年入杭州诂经精舍,一年后中举,同治十三年(1874)捐内阁中书,光绪二年(1876)成进士,授户部主事,需待补缺,便离京赴宁,稽留南京“惜阴书院”,为山长薛时雨的帮办。后调直隶,未几内召,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为清末外交官。1883—1894年,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他本对外交事务有兴趣,趁此钻研中外关系知识。1885年春曾随吏部尚书锡珍等,至天津参加中法《天津条约》的谈判,充任使团秘书。其间兼任户部员外郎,1892年会试中18名同考官之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迁袁昶为陕西按察使,未到任,擢江宁布政使,1898年9月,授直隶布政使,又于到任前赏三品衔,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次年4月,为光禄寺卿,7月改充太常寺卿。但仍在总理衙门供职。因是年春,“胶州湾租借于德意志;旅顺口、大连湾、辽东半岛租借于俄罗斯”事起,光绪帝下诏求言。故袁昶在被调入京前就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向朝廷条陈了时政二万言书。详论世界列强之形势及中国之积弱。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北洋水师覆没,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袁昶悲痛万分,曾作《哀威海卫》、《哀旅顺》、《近事书愤和友人作》和《马关四首》及《腊月二十六日独游燕子矶》等诗作,字里行间充满爱国反帝之情。中国被迫租让领土给西方各列强即为标志,正是中国的多事危急之秋,清廷令各省督抚与地方官员,进呈方略,袁昶通过安徽巡抚上书清廷。他在上书里强调危险来自外国的侵略,也来自内部腐败,诸如官吏贪污、追求奢侈生活等,并认为来自内部的危险更严重。他分析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意图,得出结论说:德、法两国非中国之直接威胁;英国在他看来最感兴趣于商业,无领土欲望,中国如联英一商借英款,则于中国有利;中日因是近邻,并使用同样文字,他认为处理对日关系,立足于尊重和信誉是明智的,不过他指出:“日言甘而寡信”;他虽然认为美国态度友好且愿助人,但指出美国兵少,又远离重国,故不可恃;他在一段长长的论证中,根据大量史实作出结论:俄国仍是中国最大的直接威胁者,就如同它在侵略中国的蒙古、新疆和满洲时所表现的那样。最后他提出多项建议,有关改革者,如改革官制,选拔德才兼备者充任最高级职务;节约公共开支;通过官办企业增加政府税收。特别是关于鼓励旗人自谋生计、改进外交工作、扩大屯垦计划、实施税则、禁止金银和货币出口等等,还提出练兵、理财、开矿、洋务以及兴学校等建议,引起光绪帝的注意,都由上谕下达各省,由巡抚采纳实施。1899年5月清廷令大员献计增加税收以增强国防,袁乘此机会条陈整顿厘金六事:(1)任命正直的抽厘官员以堵住长期以来的贪污之风;(2)设奖惩制度,促进办事效率;(3)时时调整厘金,以适应货物之生产与流通;(4)向朝廷详报地方一切厘金开支情况;(5)恢复对行将出口之土货抽税旧制,以免逃税,因外商要求此类土货免厘,而以缴纳以百分之二点五的税来代替厘金;(6)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以约束贪心的税吏和税警。总之,认为厘金病商,实为病民,反对增加厘税。特别向光绪帝提出:“德突据胶湾,其祸急而小;俄自西北至东北,与我壤地相错,蒙、哈四十八部深析入异域,其祸纡而大。宜及今预练劲旅,痛革吉、奉华靡风习。自顷兵力不能议战,要不可不守议。我朝八旗初制,文武不分途,京外不分途,人皆兵,官皆将,故人才盛,国势强。承平日久,文法繁密,诸臣救过之不暇,于是相率为乡愿,而举国之人才靡矣!金田洪、杨之乱,其始一小民耳,扰穷全国之力仅而克之,况诸国互肆蚕食之心,有不乘吾敝而攻吾之短者?夫,敌国外患,为殷忧启圣之资。苟得其人,毋拘以文法,则理财、练兵、防海、交邻之策,可次策就理。”光绪帝读了袁昶这份“二万言时政条陈”深为感动,亲书纲要于册,于六月二十日,发出谕旨:“着军机大臣会同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切实妥速议奏,钦此!”接着又就袁昶条陈中的“请清权理财务之名实”、“请加重川盐盐课”、“请清理屯田实在数目”、“请清查官轮兵轮稽税杜漏”等事,分别下了四道诏书。或责成军机大臣“即行会议,妥定章程,迅速复议”。或要有关部院“认真详筹妥议,请照办理,毋再延缓。”或询问催促督抚“现在筹办情况如何,着限一个月内,详细复奏,毋得延缓”。尤其是第二道诏书,更是明确强调:对袁昶的条陈应“斟情施行,务期确有实效。不得徒托空言,用副朕裕国阜民之意”。四道诏书,每道末尾皆有“此谕令知之,钦此!”字样,足见光绪帝对袁昶“时政二方言书”的高度关注。因此朝廷亦多有采纳。

  袁昶为官从政有远见卓识,政绩斐然,在文坛也颇有造就,尤其是他为诗更是独树一帜,与嘉兴沈增植同为晚清浙江诗派的代表。诗坛盟主金天羽说:“袁昶能从山谷溯太白,而得蒙庄之神。凡艺事有独至,标论卓任,良不可及。”在他的诗作中,好多是反映晚清重大历史事件和世界风云,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对满清政府腐败,起内讧蠹国家梁柱,以致无力抗御外来侵略,更是愤恨。光绪二十一年,他得知威海失陷,立即写了一首《哀威海卫》诗:“我军左威右镏岛,形胜天然鬼工造。增台巨奅震九地,火弩水雷环百道。堡坞却作偃月形,杀气飞鸟不敢停,如何黑云压朝垒,壮士夕化虫沙井。呜呼内讧梁柱蠹,亿万金钱铸此错。几时鞭石驾鼍梁,义旗东指王师渡。”借此痛斥起内讧导致威海失陷那些大臣。

  徐世昌《清诗汇诗话》云:“忠节久在译署,周知四国,庚子之变,以不附和权贵,直言触忌,仓猝被祸,中外嗟惜,平生博极群书,出入仙释。其诗意新味古,兀傲自喜,殆如其人。”多为感时之作。如长诗《地震诗》,“不仅写维扬地震事,兼亦隐刺时政”。有关甲午战争的诗有《哀旅顺》、《哀威海卫》、《闻金州陷》、《近事书愤和友人作》、《重有感》、《怀致仕黄通政丈》《马关四首》等,反映俄国侵华的诗有《书事》、《漫写三绝句》等,在《庚子日记》里录有《咏史》诗,反映自己对时局的主张。《清野史大观》载:“袁被害时,峨冠博带,跪菜市口,笑谓行刑者曰,且慢,待我吟完一首诗。遂朗吟:‘爽秋居士老维摩,做尽人间好事多。正统已添新岁月,大清重整旧山河。功过吕望扶周室,德迈张良散楚歌。顾我于今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呵呵二字未及说完,而刃已及颈矣。”

  其子袁荣叜,字道冲,民国时,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教育部参议。并任北洋政府众议院议员、山东教育厅厅长等职。1928年应聘,纂修青岛地区的第一部地方志《胶澳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略云:“胶澳本属昔之胶州、即墨之一部,自中外通商以来,因其地理冲要,疆域分析,仅三十年,因德人租之于先,日本占之于后,乃于其地辟为商埠。胶澳既为特区,则修志即不容缓,乃聘袁荣叜专司编纂。所集图书不下百种,四月而书成。计分十二门,五十二目。凡疆域建置之沿革,政制文物之变迁,皆略具梗概。是志因时代变易,所增门类甚多,不泥旧志体例,殊具特识,其考据往昔,记述近事,均极详明,盖新志中之模范也。”平价甚高。是志之独到之处,在于详载《德人租借始末》与《日本占据始末》两节。尤以所载《中国收回始末》,更令人感叹不已,足见经过全国人民团结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实是不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突出史鉴功用。所载人们的反帝抗德爱国事迹尤为突出。开先为抗德才义士宫中栶立传,赞誉之诗文甚众。此外,尚有高密乡民、沂州民教、即墨民军等的抗德斗争。这既记述了帝国主义的军事占领侵华史,同时载录了中华儿女的反帝爱国斗争史。是志所反映的青岛历史,可说是我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袁荣叜所修志书,如果其父地下有知,足慰其遗愿!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