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烈士周实、阮式

辛亥革命网 2011-12-19 00: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周登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周实(1885-1911),字实丹,号无尽,原名桂生;阮式(1889-1911年)字梦桃,号翰轩,原名书麒,两人均为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人
 

  周实(1885-1911),字实丹,号无尽,原名桂生;阮式(1889-1911年)字梦桃,号翰轩,原名书麒,两人均为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人,“皆系南社之员、同盟会友,奔走革命事业者多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周、阮二人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惨遭杀害,为辛亥革命时期第一起震惊全国的流血事件。

  周、阮二人自幼饱读诗书,1906年夏,同时考取南京宁属师范学校。在学期间,二人结成好友。毕业后,阮式应聘于皖南宣城模范小学。1909年受上海《女报》聘请出任编辑,1910年《女报》停刊后回淮,先后在淮南敬恭学校、山阳高等小学任教。

  1909年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立,周实与周伟及胞妹芷生一同入社,以诗文鼓吹革命,被视为“社中眉目”、“南社健儿”。1911年6月,周实与阮式倡建南社分社淮南社,一时淮上知名之士,奉为依归,进一步壮大了南社声威。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捷报传来,四方响应。周实自南京返淮,与阮式共商光复大计。二人在淮南社的基础上,召集城内各校学生和旅宁旅沪回淮学生组成学生队,周实、阮式分别任正副队长,之后,学生队改名为“巡逻部”,周、阮二人改任正副部长。巡逻部从山阳团练局处获得了一批枪支,担负全城守卫之责,栉风沐雨,日夜不辍,很快控制了山阳县局势。

  11月12日,临时江北都督蒋雁行通令山阳及附近各县选举代表赴清江浦开会,讨论各地光复事宜。原山阳县令姚荣泽不愿遵从,山阳士绅便推举周实等五人赴会。周实等人归来后,于14日召开山阳光复大会,宣布山阳独立。周实在大会上演说光复理由,阮式即席发言,慷慨陈词,痛斥山阳县令姚荣泽“避不到会,即为反对光复之行为”,百姓群情激昂。

  15日,由江北都督蒋雁行派出的一队官兵来到县城,说要在此设防,周实出城迎接,阮式留守团练局。姚荣泽偏在此时率卫队三四十人持枪械而来。阮式无法容忍姚荣泽嚣张气焰,手执双管手枪呵责其避不到会之行为,并严加诘问城中尚存漕银数目及存放地点,限三日内造册交呈巡逻部。姚荣泽猝不及防,吓得面如土色,只能“阳唯诺谢过”,却暗中勾结劣绅,密谋陷害。

  同为南社成员的柳亚子在提到周、阮两人秉性时,说:“两君赋性刚直,不能奄媚取容,而烈士(阮式)尤喜面折人过,不少假借,虎虎有生气,故忌之者尤烈云。”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山阳县士绅的忌恨。当时又有流言,传周实、阮式要杀官劫绅,导致各士绅人人自危,赶到姚荣泽处商量对策,欲除掉二人。

  11月17日上午,姚荣泽命典史周域邠于海会庵召集何钵山、秦保愚、阮钵香等豪绅密谋。其中阮钵香是阮氏的堂兄,在阮氏一族中是个举足重轻的角色,此人是个封建卫道士,他同意诛杀周、阮二人。是日午后,姚荣泽等诱骗周实赴学宫议事,周实坦然前往,突遭姚贼手下劈砍,自知不免一死,从容高喊:“文明世界,请以枪毙!”姚荣泽授意周域邠连发二枪,周实倒地,又中五弹,壮烈牺牲。

  随后清参将杨建廷率兵将阮宅团团包围,将阮式捆绑后劫持到学宫。阮式心知即将身遭不测,面对清吏毫无惧色,怒斥道:“要杀就杀,快刀立断!”姚荣泽遂指使无赖朱二吼将其刳肠剖胸致死。

  惨案发生后第二天,镇江都督林述庆派遣臧在新率北阀支队一部赶到山阳,要查究周、阮案,姚贼闻风深夜潜逃。由于得到通州总司令张察等人的庇护,迟迟未能归案。柳亚子等南社同仁奔走呼号,誓为两位烈士平冤昭雪,得到上海都督陈其美全力支持。在孙中山直接指令和各界声援下,1912年3月23日,上海法庭公开判决姚荣泽死刑。后因南北议和,孙中山离职,袁世凯骗取临时大总统宝座,特赦姚荣泽免死。柳亚子闻讯愤慨异常:“所痛者,二烈士不死于光复以前,而死于光复以后;不死于沙场,而死于东市;不死于祈战死,而死于莫须有;不死于青天白日,而死于漫漫长夜。”

  1912年4月,山阳县为周实与阮式在县城西南万柳池修建周、阮二烈士祠,大殿上悬有一副对联:“从古几见才子笔,到今始识党人碑。”遗憾的是,主祠与侧祠皆毁于日伪时期,唯东厢残存,“文革”期间,全遭毁灭。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