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2)

辛亥革命网 2011-12-15 00:00 来源:炎黄纵横 作者:陆茂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先生曾感慨说:“华侨是革命之母。”言之确凿,在他所领导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斗争中,华侨给予了大力支持,陈楚楠是其中

孙中山与陈楚楠(右)

  《图南日报》因受保皇派变本加厉的压迫,发行量锐减。陈楚楠虽然苦心支撑,却实在难以维持了,不得不歇业。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决计再办新的报纸,并取名《中兴日报》,作为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1907年8月20日,《中兴日报》面世,与保皇派展开舆论激战。同盟会的胡汉民、居正等著名理论家也来助战。这场笔战分外激烈,吸引了各式人等争阅《中兴日报》,日销量高达4000余份。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在南洋华侨中日益深入人心,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员也由成立之初十余人,增至为400余名。

  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后,组织领导了7次反清武装起义,起义费用,大都来自海外华侨的筹款,陈楚楠主持的新加坡分会,曾屡屡担任了筹款的重任,他自己也多次慷慨解囊。

  1907年5月广东潮州黄冈起义前,中山先生写信给陈楚楠及张永福,希望能得数千元之数专为起义用。他接信后,立即开会,分头筹款,及时汇给起义指挥者许雪秋。

  陈楚楠除为起义筹款助饷外,又尽力营救义军官兵。如黄冈起义失利后,退往香港避难的同盟会员、三合会首领余既成,被清吏诬告入狱。陈楚楠筹集诉讼费用2000多元,聘请新加坡大律师前往辩护,终于使关押了8个月的余既成胜诉出狱。

  云南河口起义失败,近500义军退入越南,被法国殖民者驱赶出境,义军转去新加坡,又被英国殖民当局以乱民拘留。陈楚楠忧心如焚,多方奔走交涉,终于准予担保入境。他随之与张永福、林义顺等在蔡厝港开设“中兴采石场”予以安置,又介绍部分去槟榔屿、吉隆坡等埠的工厂、农场、矿山,为革命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

  辛亥革命胜利福建光复后,省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又地方不靖,民心不安。福建筹饷局总办黄乃裳通电南洋华侨要求援助。陈楚楠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长身份,成立以陈嘉庚为会长的福建保安会,一个月内募捐得20多万元汇回福建,安定了危局。

  1917年7月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建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军政府大元帅,陈楚楠回国任大元帅府参议。1921年,陈楚楠担任福建省实业厅长,到任后规划创办银行、开发矿山及水产资源,以发展家乡经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染指福建,加上民国乱世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以致成效无多,壮志难酬,陈楚楠遂于1932年重返新加坡,此后息影家园。

  汪精卫叛国投靠日本,紧锣密鼓筹组伪政权,于1939年派人去新加坡,以“中央监察委员”及“国民政府委员”的高位,诱骗陈楚楠赴南京任职,以壮声势。陈楚楠坚辞不就,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71年9月21日,“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病逝于新加坡,生前著有南洋同盟会早期文献《晚晴园与革命史略》,传诵一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