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屠”岑春煊(3)
辛亥革命网 2011-12-13 00:00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侯宜杰 查看:
岑春煊认为政治都败坏在奕劻手里,抓住紧紧不放,又说:“大臣尽忠,小臣尽职。庆亲王奕劻贪庸如此,身为首辅,何能更责他人?”
慈禧问:“你说奕劻贪,有何凭证?”
岑春煊答道:“纳贿之事,惟恐不密,一给一受,岂肯以凭据示人?臣在两广总督兼粤海关任内,查得新简出使比利时国大臣周荣耀,贪污公款二百多万两,奏参革职拿办。此时奕劻正管外务部,周荣耀是他所保,不是得贿是什么?”
慈禧还想为奕劻开脱,说:“奕劻太老实,是上人的当。”
岑春煊肃然道:“当国之人何等重要,岂可以上人的当自解?此人不去,纪纲何能整饬?”
慈禧面有愧色,转过话题说:“皇室之中,多系少年,还有何人能胜此任?你可保奏。”
岑春煊忙道:“此乃皇太后、皇上特简之员,臣何敢妄保。”继而又道:“此次蒙皇太后、皇上垂询时政,所以披肝沥胆,不敢有一毫隐瞒。惟启程之时,因应奏之事极多,又牵涉奕劻,关系重大,不得不入京面陈,故特冒昧前来。臣话尚未说尽,又要远赴四川,不胜犬马恋主之情,意欲留在都中,为皇太后、皇上作一看家恶犬,未知上意如何?”要求留在北京供职,监视奕劻等人,保护朝廷。
慈禧因其在1900年护驾西逃有功,知道他是位大大的忠臣,极其宠信,遂道:“你这话说得太重了,我母子去西安时,若不得到你的照料,恐怕将要饿死,焉有今日?我久已将你当作亲人看待,你近年在外边办的事情,别人办不了,故未叫你来京,你当能知道我的意思。”
岑春煊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臣岂不知受恩深重,内外本无分别。只是譬如种树,臣在外系修剪枝叶,树的根本却在政府,倘若根本上的土被人挖松,枝叶纵然修好,大风一起,根本推翻,树倒枝存,有何益处?故臣谓根本重要之地,不可不留意。”
慈禧说:“你说得很对,好在外边现已安靖,我也希望你在京办事。”
奕劻反击,排挤出京
在这几天召见中,岑春煊又参劾二十多人。
5月3日,慈禧任命岑春煊为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又面奏,邮传部左侍郎朱宝奎工于钻营,吞没巨款,贿买侍郎。并说:“若是该员在部,臣实羞于为伍。”
慈禧说:“朱宝奎既是如此,可以罢斥,但根据什么降旨?”
岑春煊答道:“可言系臣面参。”
慈禧毫不犹豫,当天降旨将朱宝奎革职。
5月7日,御史赵启霖以直隶道员段芝贵送给奕劻寿礼10万两,向其子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奉献天津歌妓杨翠喜,获得署理黑龙江巡抚,上折狠狠参了奕劻父子一本,而且还把袁世凯带上一笔。岑春煊也密奏了此事。慈禧遂把段芝贵革职。奕劻立命载振到天津找袁世凯想办法。在袁世凯的精心策划下,很快为奕劻父子摆平了。
岑春煊廉洁奉公,正直无私,忠于朝廷,疾恶如仇,奕劻和袁世凯本就对他有所忌惮,他到京以后的种种举动,更令他们惶惶不安。摆平参劾之事,他们立即发起反击。由于岑春煊甚得慈禧信赖,一时难于扳倒,他们决定先将其排挤出京再说。于是奕劻以广东钦州等地官府遭到袭劫为借口,奏请派他去剿抚。慈禧受到蒙蔽,5月28日再任岑春煊为两广总督。
岑春煊心知是奕劻不容,上折请收回成命。慈禧觉得事关重大,非他莫属,没有同意。他只好怏怏离京,临行前又一次密参了奕劻。抵达上海,得知清廉的军机大臣瞿鸿禨被罢免,他知道朝局将有大变,政治上益感孤立,请假留在上海治病。
伪照为证,春煊失宠
岑春煊虽被排斥出京,但是慈禧对他仍然相当宠眷。奕劻、袁世凯认为他是一大祸根,立意把他搞垮。他们知道慈禧最痛恨康有为、梁启超,于是密奏岑春煊曾入保国会,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死党,欲谋归政光绪。慈禧并未轻信。后来道员蔡乃煌得知这个情况,亟思献媚以求高升,便到照相馆找到岑春煊与康有为的照片,令照相馆将两张照片合成一张,好像两人聚首密商事情的样子,献于袁世凯。袁世凯大喜,立交奕劻密呈慈禧,作为岑春煊交通乱党的证明。
7月上旬,御史陈庆桂又两次奏劾岑春煊。慈禧对岑春煊的信任动摇了。
8月9日,奕劻、袁世凯的枪手恽毓鼎又上折参劾岑春煊不奉朝旨,逗留上海,勾结康有为、梁启超,借日本势力密谋推翻朝局。这次参劾深触慈禧之忌,8月12日,下谕将岑春煊开缺。其后,岑春煊寓居上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朝廷又任他为四川总督。他见清王朝大势已去,没有赴任。
晚清重臣,革命要角
1913年国民党发起“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时,岑春煊被黄兴等人推为大元帅,失败后出逃南洋。1916年4月回国,策动南方各省独立,逼迫撤销帝制又自居总统的袁世凯退位。5月1日,岑春煊被陆荣廷、梁启超等拥为两广护国军都司令,派人带信给依附袁世凯、迫于形势宣布广东独立的龙济光:“不杀蔡乃煌,足下虽附义,不足取信于国人。”龙济光只好将蔡乃煌杀死。同月8日,西南独立各省成立统一机关军务院,推举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代行抚军长职权。
1918年,岑春煊参加孙中山在广州组织的护法军政府,任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孙中山辞职后,他被推为主席总裁。1920年10月军政府取消,他到上海租界作寓公,1933年4月27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