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先驱丶浙江省参议会议长张翅
辛亥革命网 2012-03-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时期台州著名人物 作者:张立道 许尚枢 查看:
在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斗争中,天台有一批热血青年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投身反袁斗争,县城南郊莪园村人张翅,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人物。
张翅(1885-1934),原名修仪,字惟容,号羽生,出身于书香门弟。祖父月锄公是恩贡生,父亲伊舟公为岁贡生,著有《白石山房诗钞》传世。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下,张翅从小勤奋好学,弱冠即得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1904),他怀抱着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大志,浮槎东渡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不久考取中央大学法科。学习成绩优异,求学期间(1906)就翻译出版了《法律学小史》。宣统元年(1909)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归国后,应部试取法政科举人(俗称“洋举人”), 翌年又在廷试中得七品京官。省亲期间,邀族人改聿修书塾为书种小学堂(今横山小学前身),增授现代新知识。
在日本留学期间,张翅深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积极参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爱国运动;张翅还支持王文庆回国在上海创办起东学堂,任董事。归国后,与革命党人王文庆(临海人)、张任天(仙居人)结为换贴兄弟,共同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辛亥命。杭州光复后,被推举为浙江临时参议会副议长。民国元年(1912),被推举为浙江省议会议员。
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国大盗袁世凯所剽取,袁贼丧心病狂,倒行逆施,妄图复辟称帝。孙中山发出了清除民贼,保卫中华民国的号召。张翅等革命党人又一次投身于“二次革命” 和反袁斗争。当时,曾参加辛亥革命的浙江都督朱瑞和巡按使屈映光附袁。屈映光派遣亲信王任化前来谒见在杭的王文庆和张翅,拿出巡按使署咨议的一三张聘书加月俸六百银元,妄想收买他们。王文庆和张翅当即电邀在临海省立第六中学任教的张任天来杭共商大计。张任天抵杭之夜,三人切磋达旦。一致认为,袁贼虽窃取高位,各省趋附的人很多,但是民心决不可侮,革命者何不将计就计,受聘书,受钱,仍干革命。于是就以屈送来的这笔钱,在杭州中城大方伯银枪班巷9号租得一幢大房子,外挂“王公馆” 牌子,内设革命总机关。王文庆坐镇公馆,二张则往来于沪、嘉、甬、台以及日本东京等地,筹措经费、军火,联络同志。一次,他们携带炸弹、手枪等物由沪返杭,下车时碰上军警正在检查,张翅气宇轩昂,沉着机智,特将巡按使署咨议的绶章露于胸前,致使军警肃立一旁,不敢仰视。此事在革命党人中传为美谈。
1916年春,王文庆、张翅已经同革命党人吕公望、童保暄、周凤岐、张载阳、夏超等密议好反袁、驱朱、独立的计划。4月11日夜,王文庆与张翅召来巡按使署卫队长陆容求(天台人),晓以大义后,张翅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们运动成熟,决定今晚起义。你也是个热血青年,应当认清形势,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否则,我们只有在疆场上相见了!”陆容求答:“唯命是听。”王文庆接着嘱咐:“你只要按兵不动,静待命令就行。”是夜,浙江反袁起义的枪声打响,将军署一攻即下,朱瑞易装潜逃。浙江又一次光复。
翌日,革命党人公举王文庆为省参议会参议长,莫永贞、张翅为副参议长。张翅主持省参议会会议,讨论浙江军政首脑人选。鉴于当时缺乏众望所归的人物,张翅提议由屈映光任都督,王文庆任省长,实行军政分治。会议通过。推举屈为都督,这是驱朱后的临时过渡措施。而屈映光仍然首鼠两端,一面通电全国,宣告浙江独立,一面又密电袁世凯,表示忠心不二。正处于四面楚歌的袁贼,接到这份电报犹如捞到一根救命稻草,连忙公开发表并大加嘉奖。屈映光两面派嘴脸暴露无遗,舆论哗然,群起抨击。省参议会再次开会,迫其辞职,改推吕公望为都督。吕与张载阳、周凤岐、童保暄、张翅等25人联衔,重新发表《浙军独立通电宣言》。5月,吕都督任命王文庆为民政厅长,莫永贞为财政厅长,省参议会则改选张翅任参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