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如:倾家支持孙中山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2-01-12 00:00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夏和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宋耀如开创了一个传奇家族,“宋氏三姐妹”书写的辉煌历史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宋耀如本人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倾力支持孙中

  回国传教的曲折经历

  1886年1月,宋耀如受基督教美国监理会派遣,乘海轮在上海登陆,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为便于传教,宋耀如改换了装束,他留着长辫,身着短褂小袄,头戴布帽,脚蹬布鞋,完全一副中国人的打扮,被称为“不中不西”的传教士。

  受教长林乐知指派,宋耀如先后在苏州昆山、上海七宝镇等地传教。为筹措经费,他传教之余“重操旧业”从事经商,很快赚到一大笔钱,在当地建筑教堂、筹办教会学塾、儿童乐园和医药所。1888年9月,宋耀如由见习牧师转为正式牧师。

  宋耀如亲自在教会学塾上课,向学生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林肯总统和他的关于民主、自由的主张。1892年,宋耀如剪掉长辫,辞去布道团职务,转而经商,但仍兼基督教牧师。他同时出任几家洋行的买办,他还大量翻印西学书刊,介绍西学。

 宋耀如的婚姻很美满,他的妻子倪桂珍生于1869年,其父亲倪韫山也是一中国籍牧师。两人一见钟情,婚后,倪桂珍继续跟随宋耀如到各地传教,过着不稳定却有着美好憧憬的生活,直到1890年宋耀如在上海虹口郊区建造了一幢房子,他们才有了安定的居所。倪桂珍与宋耀如育有子女六人,依次为: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

  追随孙中山的“隐君子”

  宋耀如热心传教和实业,同时也向往革命,结识了不少革命志士。1894年,孙中山与陆皓东取道上海,准备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他们经人介绍与宋耀如相识。宋耀如与孙中山一见如故,他虽然不尽同意孙中山给李鸿章的上书,但仍将其改成短论形式,在《万国公报》第九、第十号上发表。这期间,他们在宋耀如家中“屡作终夕谈”。对清廷专制统治的不满,对西方民主与富强之学的崇尚,使二人结为密友,孙中山成为宋耀如家中常客。

  宋耀如尽其所能地支持孙中山。他开办的华美印书馆,印刷中文《圣经》,也为孙中山印刷反清和传播革命思想的宣传品。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宋耀如的捐助为其重要的经费来源。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曾屡遭挫折,但宋耀如始终相信他,支持他。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抵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月12日,宋耀如致函孙中山称“在华传教士团体的舆论是支持我们建立民国的”,“我已经与许多传教士进行了谈话,据我所知,外国力量不会干涉我们的行动,除非我们的军队伤害外侨或财产”。

  两个女儿先后担任孙中山秘书

  宋耀如在信中介绍其长女宋蔼龄给孙中山当英文秘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只有3个月时间。4月1日,孙中山解职,4月3日由宁赴沪,首先拜访了宋耀如,宋耀如坚留其住在家中“话旧”。4月6日,宋蔼龄首次以孙中山秘书身份公开露面,随其视察江南制造局,出席统一党欢迎会,会后又在哈同花园与孙中山及其长女孙娫、次女孙婉以及哈同花园主人哈同合影留念。4月7日至13日,孙中山应副总统黎元洪之邀,偕亲属赴鄂访问,宋蔼龄以秘书身份随行。4月14日回到上海,孙中山与其子女宿宋耀如家。

  1913年2月,宋耀如随孙中山赴日本考察铁路事业。不久,“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在北洋政府追捕下于8月逃亡日本。随后,宋耀如也被迫举家避难日本。1913年8月29日,在美国留学毕业的宋庆龄应父亲之召抵达日本横滨。据日本外务省档案《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记载,9月16—28日,宋氏父女三人赴孙中山处工作十数次以上。1914年宋耀如夫妇率儿女回到上海,住霞飞路。

  当宋庆龄背着父母与孙中山完婚后,坊间盛传宋耀如与孙中山绝交的消息。宋耀如为维护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声誉,特制了一套精美家具作为嫁妆,并故意张扬地寄送给新婚不久的女儿。

  1916年以后,宋耀如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及至不能行动。1918年5月3日,宋耀如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病危之际,三个女儿“随俟在侧”。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