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慈善事业的何宗莲
辛亥革命网 2012-0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青岛回归时,同日人谈判,中方委员中,有一位资深的武官,昔日曾是爱国守边名宿,那就是何宗莲。在与日人交涉有关军事问题,多由他为主办理,在让日人撤军问题上,坚持尤力。何宗莲归里后以办理慈善事著称于时。
何宗莲(1861-1931),字春江,平阴县城南门人。幼年家贫,父母早亡,与兄嫂及侄子何丰林、何锋钰一起生活。生而奇伟英异,少长读书,有大志。1880年,投清军吴长庆部当兵。1885年,入李鸿章办的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入定武军充军校,很得左宗棠的器重。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左宗棠令何宗莲镇守海城。驻守牛庄的日军大举进攻海城,何宗莲率领数百名士兵与日军激战于摩天岭、两夹山,屡挫强敌。几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因他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名声渐大。任保定将弁学堂总办。1895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军官多用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何宗莲任左翼步兵前队领官,后升营管带。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以原武卫右军为基础,按西法编练北洋常备军,何宗莲初任左翼第一营管带,后连连升任北洋常备军左翼翼长。1904年北洋教练处总办。1906年任陆军第十一协统领官,宿卫营统领,甘肃河州镇总兵。1907年任第一镇统制,宣统辛亥(1911)年升察哈尔都统,陆军第一师师长。武昌起义爆发后,何宗莲与段祺瑞通电相应。主张共和。1914年8月免职留任。1915年8月,何宗莲被袁世凯调回北京,任大总统府侍从武官。同年12,因拥戴袁世凯恢复帝制,被封为一等男。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何宗莲仍任大总统侍从武官。1918年2月,授为弼威将军。不久,何宗莲引退归鲁,从此不复过问军政事务。
传说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内,编撰一部“步兵操典”,请他一位很器重的幕僚张一麟(字仲任)修改,修改完了,他又叫过来一位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高材生,督练公署教练处的总办何宗莲审核,一天他当着张一麟的面问何总办这部操典怎样,这何总办不知深浅,说,“回大帅的话,这部操典由日文译过来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提出修改的地方有点吹毛求疵,只好逐条驳回。”袁世凯当下就沉下脸来,“你们武夫,懂什么文墨!”“你们知道修改的人是谁?就是这位张仲任先生!张先生经济特科一等第二名,文字一道,难道你们还不服?”他毫不留情面地教训这位总办,“越是肚子里有墨水,人越谦虚。唯有半瓶醋,才会晃荡。你把稿本拿回去,仔细再看!看完了好好向张先生请教。”何总办退出去后,张一麟倒不好意思了,说大帅的词色太严厉了。袁世凯说:“对此辈不能假以词色,尤其不能让武的压倒文的。否则,必有惹祸的一天。”说明何宗莲是敢于直言的。
何宗莲1912年任察哈尔都统、陆军第一师长。1914年8月,免职留任。据《何宗莲给袁世凯电(1913年9月10日)》,(存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略云:民国初年,蒙古族将领蒙特贲阿煽动蒙民制造内乱,何宗莲在察哈尔驻军时,一面派兵镇压,一面劝其投降,内乱很快平息。击退巴布扎布匪军对内蒙的窜扰。何宗莲驻察哈尔4年间,内修政治,外控旗盟,名声颇大,对边防是颇有建树的。不久升陆军上将,弼威将军。
何宗莲回到山东老家,在依山傍水、幽静偏辟的地方建了“颐园”居闲,想自此不闻世事。1915年在济南创办华兴造纸厂、丰年面粉厂。1919年4月何宗莲、吴逵卿等人集资接办已停业的山东成业造纸公司,改建为华兴造纸公司,工人百余名。当年10月被批准注册,资本100万元,实收25万元。1921年,山东发生大旱灾,灾区多达50多县,饿殍遍地,惨不忍睹。何宗莲邀请张振卿、吕镜宇、毛稚云等创立了山东省赈灾公会,自任会长。奔走四方,倡议捐款集资,散发灾区,使灾区部分百姓得以生存。以后,水旱灾不断发生,何宗莲又创立红十字会济南分会,灾民救集赈济款数百万元,救济百姓数十万人。何宗莲将募捐的重点放在各省督军、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那里,他分别致信向他们介绍山东受灾惨状,劝他们募捐。这一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各省军政长官陆续汇来了捐款。到7月中旬,山东灾民救济会已收各省军政长官捐款捐粮者计有:吴佩孚大洋10万元,张作霖红粮10万石,齐燮元、张学良、禇玉璞各大洋5万元,吴俊升大洋5千元,寇英杰和靳云鹗大洋1万元,孙传芳红粮9000包。灾民救济会将这些捐款捐粮按各县受灾轻重分为甲乙丙3等,发放到灾民手中。
1922年参加收回青岛事务,特别有关日本撤军问题,助王正廷谈判甚力。1928年5月,日军占领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于1928年5月16日,济南城内总商会等民间团体建议成立了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在日军监督下, “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成立,设交际、总务、内务三处,行使“行政、司法权”。何宗莲被推举任会长,于耀西、孟荫轩、刘向忱任副会长,18日,维持会令济南、商埠两商会出面,与日方会同组织“中日联席会议”。何宗莲在担任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会长期间,何宗莲主持制定了该会章程,规定该会“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宗旨”,以“赞同政府协同各团体维持地方秩序、市面安宁、中外人士生命财产”,“保卫领土,维持交通”,“营救难民及侨民出险”等为义务。依据章程的规定,积极与日方交涉,要求其释放所拘捕的中国军民,归还掠去的中国物资,募集散放款项和粮食,救济日军侵略暴行造成的大批难民。6月中旬至下旬,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与日军进行多次交涉,使被拘捕的北伐军南方籍者918人和北方籍者百余人先后获得释放。7月15日,日本古董商与临淄县龙池地方的劣绅勾结,盗买六朝时期的古石佛两尊、成化碑一座及残碑一方,偷运至淄河车站,企图经胶济铁路至青岛出境。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多次与日本驻济南领事交涉,予以阻止。1929年5月,日军撤离山东,山东省政府由泰安迁至济南。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的亲日头目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惩处,而何宗莲则受到了尊重。同年12月,山东省政府组织省立慈善公所,何宗莲被聘为董事。1930年夏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等集团,在中原地区展开大规模混战,鲁西地区沦为战场。此次兵灾,造成当地少壮逃散、老弱死亡的悲惨局面。战争结束后,韩复榘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何宗莲以地方绅耆的身份被国民政府聘为赈务委员会委员,仍然致力于救灾工作。他虽然只是委员之一,但以他多年主持山东赈务工作的经验和声望,赈务会“事无巨细,咸取决于他,他也殚精竭力,多所匡助”。由于他的积极谋划奔走,这次赈济鲁西兵灾的工作,得以收到成效。也就在这次赈灾工作结束不久,他于1931年8月在济南病逝。山东赈务会呈请山东省政府转呈南京国民政府,请求褒奖他。1933年3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褒奖何宗莲,并批准在济南建立何宗莲纪念碑。1934年8月1日,何宗莲纪念碑在济南商埠中山公园落成,上面镌刻国民政府的褒奖令及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撰稿、清末翰林院编修民国北京参议院议员庄陔兰敬书的何公传略,各界数百人冒雨参加了纪念碑揭幕式。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