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得“家天下”的奸雄袁世凯

辛亥革命网 2012-08-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清国叛臣、民国罪人的重要角色。此公曾任清直隶总督、内阁总理,民国临时总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清国叛臣、民国罪人的重要角色。此公曾任清直隶总督、内阁总理,民国临时总统、大总统之职。就任大总统后,醉心帝业,梦想得“家天下”,公然复辟称帝,一意孤行,导致举国声讨,众叛亲离,当了83天的短命皇帝就一命乌乎。前一时期,有些媒体刊登过袁氏称帝是身不由己、被迫,有人拥戴、劝进等文章和言论。其实,所谓身不由己、被迫之说毫无根据,拥戴、劝进是由袁氏一手导演和操纵。现将《百年潮》刊登的梁启超“口述实录”摘抄如下,以正视听。

  梁启超一生除投身政治外,还醉心学术。他暮年任讲席时,身边门生吴其昌曾为其做过“口述笔录”。所述所录为清末民初交替之际历史缝隙中的一些值得记述的细节。

  对于袁世凯复辟称帝闹剧,梁启超讲述过其间的细节道:“袁项城﹙世凯﹚拒谏饰非,作伪之术巧妙,登峰造极,古今无可伦比。时帝制论已尘嚣全国,冯华甫﹙国璋﹚自南京来﹙天﹚津,邀余同往作最后之谏诤。华甫曰:‘我之辩说﹙能力﹚远不如子﹙你﹚,子之实力亦不如我。必我与子同往,子反复予以开道﹙导﹚,而我隐示以力为后盾,庶几千钧一发危机可免。’余诺之。”于是,梁夜以继日,拟定了一份规劝袁不可称帝的谏说提要,共数十条。但是让梁、冯意外的是,当他们进入袁所在的新华宫后,尽管袁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以好酒好菜招待,却就是不给他们说话机会。他们好不容易抓住空档想规劝了,袁竟又抢在他们前开口道“……二公此来,吾知之甚稔,乃欲谏我不做皇帝而也。我反问二公,袁某欲作皇帝者,究思作一代皇帝而绝种乎?抑思作万代皇帝而无穷乎?”袁明明知道梁、冯此番前来是想规劝他不要做皇帝,但他不仅阻止,还要子孙们一直做下去。说罢,袁居然唤出20多个儿子,让他们环桌站在梁、冯面前。袁说,因为“﹙梁﹚任公最善知人,我托任公代我选择一子,可以继立为皇帝者,可以不败我帝业,不致连累掘我祖坟;任公,待君选出以后,我再决定称帝。如是或可称帝二代!”此言一出,梁、冯二人顿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眼见袁氏儿子们站在面前,最小的一个儿子还由奶妈抱在怀里,梁当然不会为袁选择“袁二世”。见此情景,袁立时悲从中来,沉痛地说了一番话;“我如许豚犬﹙儿子﹚,无一非庸懦纨绔,然父之于子,孰不疼爱,我虽怒此辈不肖,然仍不愿因我造孽,他日为别人作鱼烹杀也。我百年后,敬托二公善护之。”本是为劝谏而来,不料却弄成是他托孤,使梁、冯二人如坐针毡,只得告退。

  由此可见,袁世凯复辟称帝,梦想得“家天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绝非身不由己、被迫。梁启超“口述实录”,与其他历史资料相互印证,可信度极高。袁世凯拒谏饰非,恣意妄为,悍然称帝,弄得天怒人怨,举国声讨,众叛亲离,就连他的密友和心腹爱将多人都离他而去,拒绝他的封赏。后来,他见皇帝当不成,又想回头继续当大总统,怎奈民情激愤,舆论不依,最终在举国声讨中惊恐得病死亡。历史是公正的,也是无情的,袁世凯身败名裂,由晚清权臣演变为清国叛臣和民国罪人,落下千古骂名,这一切皆源于其反动本质,他逆历史潮流而行,开历史倒车,必然没有好下场!

  注:作者刘平贵,安徽巢湖人,辛亥革命烈士后裔,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任陕西省水文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