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振琨:一腔热血甘舍身
辛亥革命网 2012-07-14 00:00 来源:淄博新闻网 作者:刘淼 王衍杰 姜健 唐爱华 查看:
在淄博籍的辛亥革命烈士中,贾振琨烈士是突出的代表之一。10月9日,记者前往贾振琨烈士的老家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在村南的一座古冢的东侧田野里找到了烈士的墓地,深深的缅怀了这位近代民主革命的先烈。
贾振琨,字次摇,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村人。1878年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1898年,20岁的贾振琨以府试第一名进学,后入济南优级师范。1905年,师范毕业前夕,正值清廷选送一批官费留学生,贾振琨因成绩优良,被选往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法政科学习。当时,孙中山等为躲避清政府迫害,避居日本,宣传革命,发展会员,贾振琨深受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各地纷起响应。消息传到日本,留日志士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回国参加革命。贾振琨也毅然放弃已苦读五年半的学业,束装回国。当时山东独立后,巡抚孙宝琦一俟局势稳定,可又突然宣布取消独立,随之下令驱逐、搜捕、屠杀革命党人,一时,恐怖笼罩着山东大地。贾振琨无所畏惧,仍然相约二三同志去省城寻找同志,参加革命。到了省城,遍访旧时同志、同仁们或死或归,一个也没联系上,忽听传闻,革命党撤到了青岛、胶州一带,他又决然东上。
到了青岛,接上关系。革命党决定在山东腹地青州起事,击敌旗兵,利用其械,再取各县。于是,他与寿光人赵象阙、王长庆、海阳人王萧九等数十人到青州,前去策应先到的邓天乙等人。
由于清兵盘查严密,同仁们只好分批赶往青州。首领赵象阙于下午四时下车,经夏家庄去青州基督神学堂联络准备起事的学生时被北城满营旗人瑞增认出,用暗枪打死,随身带的枪支被搜去,尸体用席盖于路边。李有典到城东坡子庄登州总镇驻防营宣传革命,暗中策动兵变起义,也遭失败。事情败露,清知府亲率马队四处搜查革命党。形势突变,同仁们只好带弹药撤退,经安丘到达诸城五里堡。
1912年元月27日夜,高密宣布独立,遭到丈岭张树元部队的进击,第二日撤出高密至诸城五里堡,与青州革命党汇合。两股力量合在一起,声势大振。同仁们计议,决定攻取地偏城远,清兵防守薄弱的诸城。
1912年2月3日由于诸城革命党人臧汉臣、臧少梅、王凤翥等人的内部策应,革命党一举攻取诸城,诸城沉浸在胜利的欢庆中。
革命党人召集会议,谋划日后工作。多数人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认为诸城僻远,清兵无暇顾及。军政府分府业已成立,各县革命党必会响应,山东光复指日可待。贾振琨不以为然,力陈己见:分府虽已成立,然手下并无强兵;诸城虽已克复,然省内清兵并未受重创;城内学生军缺乏训练,枪械寥寥无几,满清余孽又藏匿城中,此时万不可高枕无忧。应速进兵天主教堂,揪出狗官正法,并清洗城中满清余孽。还应派人外出购置枪械,以备大举。几经辩论,大家基本同意了这些意见,议定:由王长庆带兵入天主教堂搜捕吴勋,由臧少梅携资去青岛购买枪械。
第二天,王长庆集合起农林学堂学生军训话,鼓动学生包围教堂,揪出吴勋正法。农林学堂教员张鲁泉持异议,认为此举必引起国际纠纷,极力阻拦。二人发生口角,众人不欢而散,搜查城内也成为一句空言。吴勋侦知革命力量不足,便勾结顾恩等人,电告清兵驻沂州巡防营,请求派兵。清兵蜂拥而至,于城外数十里扎下大营,革命军匆匆布防应战。贾振琨等人带领学生军分头防守。城中劣绅王少舟令 偷偷出城,至清营密报革命军防守情况,并出谋让清兵扮成送柴草的乡民,内藏军械、火种,混入城中作内应。
1912年2月10日夜,夜半子时,清兵围困停当,队队火把集拢城下,喊话劝降。贾振琨等人持火把登城巡视,指挥防守。大家用严词回击敌人的诱劝。敌人恼羞成怒,下令攻城,先用排子枪压住城上革命军,然后用敢死队竖云梯攻城。次瑶等人冒着枪弹四处奔走,指挥学生军集中火把扔到云梯上,阻止敌人的攻城。
忽然,城中伏敌纵火,混入城内的清兵和劣绅们手持枪械,分头枪上城墙,与城外清兵夹击守城的革命军,革命迫于情势退下城墙。双方展开巷战。贾振琨等人奋勇向前,持械搏斗,无一退却者。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
2月11日拂晓,诸城城陷。大队清兵入城,烧杀掳掠。劣绅带路,搜抓革命军。臧汉臣藏在邻居王少舟令 家中,亦被搜出。清军对贾振琨等人刑讯逼供,劝说投降。然无一变节者。下午,清兵将贾振琨等人押至城北,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1912年2月11日于诸城北门外被枭首就义。遇难时年仅34岁。
值得一提的是贾振琨烈士的儿子贾文谟,承先父遗志,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悼念两位人民英烈,后人将贾振琨父子二人合葬于南马坊村西南1公里处,并立碑为念。1997年,市政府将贾振琨墓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