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的辛亥人物

辛亥革命网 2012-07-10 00:00 来源:恩施新闻网 作者:冯正佩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温朝钟,字静澄,1878年出生于咸丰县大路坝街上小地名石门坎,1907年在四川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求学期间秘密加入同盟会和湖北新军,1911年1月

温朝钟与黄玉

温朝钟,字静澄,1878年出生于咸丰县大路坝街上小地名石门坎,1907年在四川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求学期间秘密加入同盟会和湖北新军,1911年1月17日在咸丰破水坪飞龙寺被清廷官军乱枪射杀。

黄玉山,又名黄明星,1849年出生于咸丰县大路坝蛇盘溪,1907年经侄婿温朝钟介绍在重庆加入同盟会,1911年1月,因武装暴动失败落入敌手,5月2日被赴黔江县城西关刑场,慷慨就义。

1908年,温朝钟与黄玉山等人在家乡创建了反帝反封建的“风俗改良会”。1909年,“风俗改良会”黔江聚义,提出了“义联英俊、协和万帮、推翻满清、打倒列强、复兴中华、实行共和”的政治主张,将“风俗改良会”更名为“铁血英雄会”,后又联络湘鄂川黔边区各地义士,“铁血英雄会”再次更名为“湘鄂川黔铁血联英会”。1910年,“湘鄂川黔铁血联英会”成立革命军,12月,温朝钟、黄玉山等人以朝山为名,在黔江凤池山观音寺开会,商讨革命军的武装起义。不幸消息被人向咸丰、黔江两县府告发,黔江县令惊恐万状,一边慌忙部署防剿,一边飞电酉阳牧、重庆道台和清廷军机处请求派兵镇压。1911年1月3日,革命军被迫就地誓师,发布《讨满檄文》,提前发动了这场史称“庚戌农民反清起义”的武装暴动。1月7日,温朝钟、黄玉山亲率1000余名革命军攻破黔江县城,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装暴动虽然很快被镇压,却极大地震撼了清廷。

王云龙

王云龙,字子相,中国同盟会会员,武昌首义志士,1876年出身于咸丰城东张家沟一书宦之家,1962年病逝于安徽省安庆市。

王云龙原系清光绪丁酉特科拔贡,后就学武昌师范学堂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0年又在武汉加入焦达峰、孙武领导的共进会(同盟会的外围团体)。1911年8月应孙武函召从安庆到武汉参加首义秘密活动,10月9日,与孙武在俄租界宝善里十四号装配炸弹,不慎被炸伤右眼,为躲避追捕,潜回安庆治伤。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0月13日,又受命火速返回武汉,进入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谘议局负责文稿撰拟工作,11月,由民国政府委署武昌县知事。此后又调任湖北鄂城、当阳知事以及山东齐河、临清和安徽太和、潜山、阜阳等县县长。其间还参加了讨袁护国斗争和北伐战争。1931年,在阜阳县长任上,因公开嘲笑当年蒋介石耳掴又拘留刘文典(国立安徽大学校长)一事,遭当地一帮豪绅谗言陷害,被安徽省当局以“纵容赤化、危害党国”的罪名投狱,在饮马塘监狱关10个多月后被保释出狱,从此便弃政从教,在安庆孝子坊开办“新民补习学校”。解放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先后担任过安庆市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