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庵先生生平简介
辛亥革命网 2012-06-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静庵工作室 查看:
刘静庵,名世文,小名贞一,字静庵(敬安),别字家运。1875年生于湖北潜江梅嘴一世代书香门弟。
先生天资聪颖,幼承父教,稍长赴汉,深研国学,接触耶教,探寻救国救民之道,开始革命活动。曾就读于武昌文华书院,后留校任教。
1898年前,发起创建革命团体日知会,并相继在长沙、上海、九江、安庆、南京、杭州、重庆等地设立分会,逐渐联合统一全国反清革命组织。武汉由此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心。
1900年,与唐才常等人策划组织庚子起义。
1902年,入湖北新军,曾任护弁、黎元洪部书记等职。
1903年春,将武库所、救世军组建为科学补习所。同年夏,与黄兴等日知会骨干策划两湖等地起义。组织领导国内拒俄斗争。
1904年夏,黄兴有关湖南方面筹备长沙起义情况的信落入黎元洪之手,刘静庵离开军营。刘在湖北新军三年间,曾组织吴禄贞等人常在花园山聚会,探讨革命方略;将大批“会党”骨干招入新军;建立了革命党人代表制度;协助黎训练军队,助其官职接连提升。
同年秋,长沙暴动流产,两湖等地联合大举搁浅,刘静庵果断处置科学补习所转移,革命党人免遭浩劫。
冬,令王汉、胡瑛刺杀到江南大肆搜括民脂民膏的清廷重臣铁良,未遂。
1906年,日知会势力渗透全国各地及海外。二月,召开干事部成立大会,刘静庵被推举为总干事。
五月,法人欧几罗“考察”武汉,党人实情暴露。
同年冬,日知会组织发动萍浏醴起义,正准备发动武昌起义,因汉奸告密,起义失败。到日本找孙中山筹款,空手而归的朱子龙、胡瑛、梁钟汉一回武汉,与刘静庵等领导人相继落入魔网。冯特民、余诚、梁耀汉、吴昆等人幸运逃脱。
刘静庵等被捕后,吴禄贞等狱外革命党人和美国圣公会大力营救,尽管美驻清使馆出面,清廷在奸人怂恿下,仍不放过。
在狱中,他坚贞不屈,与李亚东等人组建的“中华铁血军”,通过狱警熊家骐、潘季贞等人与外界联系,继续领导反清斗争,特别是由日知会军学界骨干成员组成的共进会、文学社等组织的革命活动。临终托付革命同志:“吾死,清廷必懈怠,若按既定方略趁机秘密举事,可成吾等覆清夙愿!”辛亥五月十六,惨死狱中。
刘静庵在二十余年革命生涯中,领导革命党人一直战斗在与清皇朝生死较量最前沿:发展革命组织,兴办革命学校,创办革命报刊,组织武装起义。是清廷不惜重金重点通缉的革命党重要领导人。生前撰写了《训兵谈》、《作新民》等著作和大量读书笔记,发表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慷慨演说。狱中坚持读书学习,抒愤励志。他的理想和信念激励无数革命志士为之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为破数千年世袭制度,他荡尽家财,终身未娶。
刘静庵及他创建领导的日知会长期革命斗争,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根本原因。日知会是辛亥革命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没有刘静庵、日知会,就没有辛亥革命!
民国元年,民国政府追赠了刘静庵“大勋位”。之后,残酷的政治斗争,全盘否定刘静庵和日知会于辛亥革命之功,残害英烈灵魂,堪称民国最大历史怨案。
相信谋求政治清明的党和政府,会按胡锦涛先生“辛亥革命是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澄清辛亥历史真相,修正有耻于中华历史文化的荒廖之说,客观公正定论刘静庵、日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