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爱国华侨林孝楼
辛亥革命网 2012-04-27 00:00 来源:福州地情网 作者:曹于恩 查看:
林孝楼,福清东瀚人,清末民初福清著名的旅日爱国华侨。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在日本加人中国同盟会,先后担任国民党海外仙台直属支部负责人,中国旅日华侨同志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会执行委员等职。
林孝楼诞生于清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九日(1880年1月20日)。幼年因家庭穷困仅读几年私塾。从小就帮助家庭从事放牛、砍柴等劳动。清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携带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漂泊到日本仙台县谋生。
在孝楼所经营的日本“四海楼”餐厅,经常有流亡日本的中国同盟会人士来往。他耳濡目染,心扉顿开,深感唯有推翻清政府,祖国才有希望,因而毅然加入同盟会组织,投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斗争。他的餐厅成了同盟会党人的联络点,他自己担任同盟会仙台地区的联络员。为了防止日本当局迫害,他掩护革命党人的秘密革命活动,并且发展仙台地区一些爱国侨胞加人同盟会组织。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孝楼欣喜若狂,以主要精力投人推翻清政府的斗争,出资护送流亡日本的同盟会成员回国,被委任为同盟会仙台支部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发动侨胞支援国内革命,在同盟会的领导下,成立了旅日华侨同志会,孝楼被推选为委员。他通过“同志会”组织,带领各地旅日侨胞开展各种声援国内革命的活动。其中筹募资金是“同志会”的主要工作,通过他的努力,筹措了巨额款目资助国内革命。由于功绩卓著,他被选为同志会委员长。
袁世凯篡权后,孝楼骂袁是国贼,与旅日侨胞一起声讨袁世凯的罪行。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孙中山流亡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檄文》。孝楼坚决拥护孙中山,仙台支部成员全部加入中华革命党(后来又称为中国国民党海外直属支部)。孙中山亲切会见林孝楼,并合影留念。孝楼追随孙中山,为民主革命作出许多贡献,被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会执行委员。但他无心于政治舞台,每次会议仅例行出席而已。
民国十六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孝楼甚为不满,因而无心于政界活动,转而致力在日本从事商业活动。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到了20世纪二十年代末,他所开设的布摊发展成大布店,进而买地盖房发展房地产业,又开拓餐馆业,办起一座有几千平方米的3层大洋楼“四海楼”大菜馆,这座菜馆专办中国风味的名菜,生意兴隆,备受欢迎。
“九一八”事变后,孝楼无法容忍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战争。他通过昔日旅日华侨同志会的关系,四处宣传抗日救国活动,组织募资会,向旅日侨胞筹募巨款寄回国内支援抗日战争。他还经常到各地召集爱国侨胞聚会,宣讲国内抗日斗争情况,揭露日本侵略军在东北三省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他对侨胞们呼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哪有家,国家亡了,华侨无家可归,就成了任人宰割的孤儿!”他的呐喊和宣传,唤起广大华侨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民国二十五年,日本军人“二二久”事变后,日本建立法西斯内阁,在其国内全面实行法西斯统治,对中国的旅日侨胞加强监视控制,对参加宣传反对日本侵略的侨胞实行镇压。孝楼的反对侵略活动,引起日本法西斯政府的仇视,被下令通缉。在危急的关头,幸得日本友人掩护,孝楼遂于同年9月,携妻室回到祖国。路经上海、南京时,国民政府隆重迎接,并挽留他在政府任职,但他无意政坛,执意要回故里过农村生活。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前夕,孝楼向国民党当局慷慨陈词,主张坚决抗日,其报国的赤子之心溢于言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启,国民政府抗战不力,祖国半壁江山沦在日军铁蹄之下,孝楼无比愤慨。民国三十年、三十三年,日军两度侵犯福清,国民党军队均不战脱逃,孝楼更是痛心疾首,责骂国民党政府腐败误国。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五日,他未能看到山河光复,赍恨而殁,终年65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