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辛亥革命烈士杨哲商(2)

辛亥革命网 2012-04-20 00:00 来源:今日临海 作者:李欣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中,临海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先驱者,在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寻求富民强国之路。面对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目睹祖国

  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旋失败被害;15日,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壮烈牺牲。此时杨哲商正与陈韶(字舜美,临海人)奉秋瑾命令,为皖浙起义之事分赴嘉兴、湖州,运输军火、粮食等。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林辉对杨哲商生平事迹颇有研究。他在《“报国拼此身”的辛亥烈士杨哲商》中写道:“对这一连串的事变,杨哲商事先毫无准备,一直不相信自己最敬佩、信赖的秋瑾女士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直到於振越(字啸秋,黄岩人)、陈韶从绍兴探明情况回来,讲述了秋瑾牺牲的经过,杨哲商才‘大恸失声’,悲愤至极。”

  痛论天下  宣传革命

  面对恶劣的局面,杨哲商并没有退却,没有失望,而是继续秋瑾没有完成的事业,返回了故乡临海。在“耀梓师范学堂”任图画课教师,坚持革命活动。

  当时,在临海的光复会成员杨镇毅、屈映光、周琮等人创办的“耀梓体育学堂”与绍兴的大通学堂相呼应,培训台州的革命党人。大通学堂被封闭后,“耀梓体育学堂”被牵连,遂更名为“耀梓师范学堂”继续开办。

  据何林辉在《“报国拼此身”的辛亥烈士杨哲商》中介绍,课后,杨哲商常与本校的历史教员唐荣甲(字友三,临海人)在学校办公室“四照楼”里,“相与痛论天下事,辄抵掌抗声,罔所避忌”。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借此机会结识进步青年,向他们秘密宣传革命道理。杨哲商曾在台州六县中小学运动会上担任组织和宣传联络工作,还在一场名为“天足运动”的活动中发表演说,历数女子缠足危害,号召妇女解放,顺足以天性。

  遭遇挫折  矢志不渝

  1908年夏天,耀梓学堂的主要成员先后分赴苏、沪、浙、皖等地参加起义的准备工作,学堂停办。11月上旬,杨哲商等接到光复会总部的通知,得知熊成基将在安庆率新军士兵起义,于是决定奔赴安徽参加起义。但是当他抵达上海时,熊成基起义已经失败,消息传来,杨哲商义愤填膺,决意不顾个人安危,单身冒险直入,经大哥杨旭初和同志们的劝阻后才作罢返回临海。

  这次起义的失败对杨哲商打击很大。据《“报国拼此身”的辛亥烈士杨哲商》中记载,他曾对其他同志说:“革命起义一败再败,同志摧残,精华殆尽,数载以来,崎岖走南北,入死出生,日日抱革命宗旨,向犹余望者,至此绝望矣。”不久,杨哲商特地登上城西南的云峰山,瞻仰明末抗清志士、乡贤陈函辉(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祠堂。“仰天椎心,泣数行下,一时猿猱杂应。”在先贤精神感召下,杨哲商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革命运动中。

  秘制炸弹  失慎殉身

  1911年夏末,杨哲商与王文庆等人借学务支应局组织了台州的革命秘密机关——台州国民尚武会。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次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捷报传来,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党人。此时,王文庆在上海专函召杨哲商、屈映光等赴沪参加起义准备工作。

  当时光复会总部秘密在法租界内嵩山路“维昌洋行”三楼设立了一个专门制造炸弹的制造部。杨哲商等抵沪后,遂由他们负责。他们将硝镪水、黑铅等置于玻璃管内,封紧两端后装入香烟灌、牛肉罐等铁盒内,四周再用硫磺粉、盐酸、多角铁片塞满,加盖封口。这种土制的炸弹在一丈见方的范围内杀伤力很大,而且制作方法简单,一人一天可做四五十枚。

  此时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22日湖南、陕西起义;继而山西、云南、江西等先后宣告独立;上海、江苏、浙江的起义正在紧张筹划准备中。

  期间杨哲商多次与陈其美、尹维俊等作为上海方面的革命党人代表赴杭,在太庙巷吕公望寓所秘密谋划起义的事宜。回到上海后,他又夜以继日地赶制炸弹。

  据资料记载,11月3日,杨哲商参加了光复军攻打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营救陈其美的战斗。上海光复后,革命党人抓紧举行杭州起义,并一再召促杨哲商等来杭参议。但是杨哲商觉得战事紧急,需要大量炸弹,如果全部人都去了,势必要停止炸弹的制造工作,万一战场上没有足够的炸弹供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于是他决定让周琮等去杭州,自己则留下继续制造炸弹。

  4日晚上,杭州起义胜利。5日,浙江军政府成立,同时,江苏也宣告独立。至此,江浙一带唯有南京尚未光复,于是革命党人马上筹划组织江浙联军北伐,攻取南京。

  战事一波又一波进行着,各处所需的炸弹数量也逐渐增多,杨哲商顾不得休息,每天都在紧张地赶制炸弹。

  5日当晚,上海各报纷纷出号外,虚称北京已攻破,溥仪已逃跑,清政府已彻底推翻。各地革命党人得知此报,信以为真,都欣喜若狂,竞相庆贺。6日凌晨,杨哲商得到了这个消息,在王葆桢所著《杨旭东传赞》中这样记载到当时的情况:“闻之矍然起曰:‘果如此,死亦何憾!’不禁拍案叫绝,灯花忽落,药乃爆,屋瓦皆飞,骸骨俱化。於戏语竟谶耶!”

  人物简介

  杨哲商(1883-1911)原名旭东,小名秀南。少时就读于三台书院,毕业后即任教于县学。1907年赴上海,继续在起东学校就读,后经吕公望介绍加入光复会。入会后,奉秋瑾之命与陈韶等往嘉兴、湖州筹措军火与粮饷。1911年他与邑中同志李惠人、王文庆、严秉钺等发起组织了台州的革命秘密机关“台州国民尚武会”。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王文庆在上海飞函召杨哲商、屈映光、周琮等赴沪,准备沪上起义,哲商和周琮主要负责炸弹制造部工作。11月3日,哲商亲自参与攻打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战斗。其后杭州、南京相继起义,炸弹的需求量剧增,哲商与同事一道日夜制作,乃至通宵达旦。11月6日凌晨,因过度疲困,误触炸弹,引起爆炸,当场牺牲,年仅28岁。 

  相关文章:

  那些与杨哲商有关的地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