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晚节的陆梦熊

辛亥革命网 2012-04-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梦熊曾助王正廷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于1923年1月1日举行了胶济铁路接收仪式,自2月1日起完全归中国管理,3月29日《胶济铁路交收之最后协定》
 

  梦熊曾助王正廷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于1923年1月1日举行了胶济铁路接收仪式,自2月1日起完全归中国管理,3月29日《胶济铁路交收之最后协定》在青岛签字,并于青岛路南端太平路旁,兴建一处“青岛接收纪念塔”,这是值得称道的;二战期间,陆梦熊却丧失民族气节,助纣为虐,在青岛担任伪职,将由他亲手筑起的“青岛接收纪念塔”被铲除,竟参与以“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所取代,令人所不齿。

  陆梦熊(1881-1940),字渭渔,江苏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人。于清光绪五年生。早年自费赴日,留学稻田大学。回国后,授商科进士。曾任清廷翰林院检讨,宪法编查馆统计局科员,国史馆协修,京师大学堂教习。自1912年5月起,历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京汉铁路副局长,邮电学校校长,1913年9月,袁世凯压迫国民党分裂后,感觉进步党不能完全听命于己,袁世凯恐不利于己,便积极制造有效的御用工具,指使其秘书梁士诒出面另组御用党,即组织公民党,推梁士诒、梅光远、陆梦熊为干事。梁士诒收买一些平素与他接近的小派别,其中包括山西李庆芳为首的同志会,广东司徒颖组织的潜社及集益社的一部分人等,于9月7日凑成公民党。该党以梁士诒为党魁,以叶恭绰为副,主要骨干有李庆芳、梅光远、权量、陆梦熊。由于交通系官僚纷纷加入,财力雄厚,一时气势颇盛。他们发表宣言标榜“本党以国家之权力,实行政治之统一,增进国民幸福”,关键是要“选举正式大总统”,否则不仅“无论何种政策皆难设法”,而且国家将有“至大危险”。他们又通电各省都督,请一致拥护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由此可见,公民党完全是袁氏为攫取正式大总统的桂冠而纠集起来伪一帮打手,无任何政党精神可言。

  1915年11月,任全国选举资格审查会审查员。1917年10月12日,以交通部参事名义与日人龙居赖三签订《吉长铁路供款细目合同》,规定供款60期还本付息。民国11年(1922年)5月,交通总长派当时任交通部参事的陆梦熊兼任交通大学校长。就职后,因“非法校长做了许多非法的事”(非法校长是指未经董事会 。不久内阁果然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新上任的交通总长高恩洪不得不口头允诺重组董事会,并迫使陆梦熊辞职,前后仅1个月。6月15日 陆梦熊被驱辞职,交通部令关赓麟任校长。学生会通电声明:“在董事会没有重组以前,无论任何人为校长,概不承认。陆梦熊回部后,代理交通部次长,曾参与青岛回归的谈判接管事务。王正廷任鲁案中日联合委员会的中方委员长。陆梦熊与劳之常、颜德庆三人为二部的中方委员。陆以对铁路谈判十分在行而着称。1923年1月,盛传津洛两军阀内部不和,内阁将改组,代表洛系利益的交通部长高恩洪将被撵下台。这时,唐山交通学校的同学们便利用军阀间的矛盾从交通部长的更动中达到驱校长俞文鼎的目的。于是大家四处奔走,分途接洽,河北籍同学多人的活动则最为显着。不久内阁果然垮台,新阁乃由外交部长王正廷代理总理,参事陆梦熊代理交通部次长,同学中与王正廷有接头,故王氏视事后立即令陆梦熊即刻送全体同学回校。同学坚持必须先撤俞氏职,陆尚有犹豫,经王责问,乃免俞,并派前校长刘式训护送同学回校。翌日成行,同学们流亡京师,备尝艰苦,终于获得全胜。1924年11月复暂兼代交通部次长,1925年11月,署交通部次长。1926年6月,代交通部次长。1929年后任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1935年11月,任北宁铁路副局长。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军在崂山山东头登陆侵占青岛。1938年1月17日,日本占领当局控制的青岛治安维持会成立,设委员9人:赵琪、吕振文、李顺德、姚作宾、周家彦、陆梦熊、尹援一、韩鹏九、杨玉亭;赵琪为会长。1938年1月19日,日伪青岛复兴委员会成立,赵琪兼任会长,委员有中日各8人组成,熊梦熊名列其中。并任日伪青岛警察局局长, 恶行累累。日伪时期,贪污受贿之风盛行,而伪警察局是日寇的帮凶工具。1939年5月,日伪局长陆梦熊调任北京日伪临时政府实业部,时任总长王荫泰,次长陆梦熊,秘书长张万禄,下设总务局、矿业局、农林局、劳工局、工商局、合作局、渔牧局。 1940年4月,日伪中央临时政府实业部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实业总署,陆梦熊任实业总署次长。隶属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

  《法政速成科讲义录》,明治三十八年在日本出版的印刷物,这一年是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举就是这一年废除的。在新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留学日本的学生起过重要作用。《法政速成科讲义录》,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形成中的日本因素,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研究者注意。从这本《法政速成科讲义录》中可以看出当时课程设置、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入学资格等详细内容。当时的教学主旨是:“本大学之法政速成科以教授清国现代应用必要之学科速成法律行政理财外交之有用人才为目的”。当时的学科分目是:“法学通论及民法、商法、国法学、行政法、刑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裁判所构成法及民刑诉讼法、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警察监狱学、西洋史、政治地理”。从这些译者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基本都是清末新政实施的主力,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法制史的主角,中国法学的许多学科和专用术语都是在他们手中形成的。今天的相关学科的基本分类和讲授内容,大体包括其中。内“政治地理”由士野村浩一讲,陆梦熊译出。陆梦熊于1906年在东京《法政杂志》发表《沪汉金融机关》。在交大时,陆梦熊撰有《我国电信事业之前途》一文。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