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革命党人:陈楚楠(2)
辛亥革命网 2012-04-0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陆茂清 查看:
消息传来新加坡,陈楚楠愤懑不已,与张永福等致电英国驻沪领事馆,请援引保护国事犯条例,勿将章太炎,邹容引渡清廷。
陈楚楠自己也曾读过邹容的《革命军》,大受教育,感慨良多,只是由于清廷扼杀封锁,得读者并不多。为扩大其影响,筹集资金翻印了《革命军》5千册,改名《图存篇》,以掩当官者耳目,派人携带回福建老家,及广东潮州、梅州地区广为散发。
创办《图南日报》宣传反清
“欲成大事,非先唤醒民众不可”,陈楚楠从《苏报案》的发生,省悟到报纸的威力——唤起民众之有力武器,遂与张永福着手创办《图南日报》。
经历了筹措资金、购置设备、招雇技师工人、聘请编辑访员,至1904年春,《图南日报》出版发行,陈楚楠自任经理,张永福为副经理,开创了南洋革命党人创办书报宣传革命的先河。
应当承认,时新加坡保皇势力具有相当能量,对《图南日报》肆意打压,政治上中伤,销路上倾轧,致使《图南日报》发行量从开始的看好不断减少。
有道是兵来将挡,陈楚楠开动脑筋寻思对策,于1905年新年来临之际,设计制作了2000多本月份牌赠送读者,并寄往欧美、南洋各埠的唐人街。月份牌上印“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涂炭,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图开新世界,书檄布东南”等对联,还印上自由钟与独立旗,旗上有“同胞国民万岁万岁万岁”字样。
由于月份牌精美新颖,特别是字里画面的革命思想、爱国情感,深受同胞欢迎,《图南日报》的订户迅速回升至每日2000份。
《图南日报》创刊之初,在美国檀香山的孙中山先生就已得阅,并引起注意,及至看到了月份牌后,更加赞赏其鲜明的反清立场。于是致函在新加坡的尤列,询问《图南日报》创办人陈楚楠的情况,接到尤列报告后,有心会一会这位远在南洋的华侨同志。
1905年7月初,孙中山先生从欧洲乘轮船去日本,途径新加坡在港口稍作停留时,陈楚楠及张永福、林义顺由尤列领着上船,拜谒了中山先生。
陈楚楠汇报了《图南日报》的宗旨及发行、宣传状况,表述了矢志追随倾覆清廷的愿望。中山先生对他们的成绩赞扬备至,叮嘱适时成立革命党团体,以利活动之有序进行,末了寄以无限期望道:“革命党总要苦斗,将来自然会有好结果的。”
孙中山先生的学识、风度、口才,给陈楚楠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更倾心于接受他的领导。
当年8月下旬,中山先生以兴中会为基础,联合光复会等团体,组建了全国性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06年2月16日,中山先生第二次到达新加坡,下榻于晚晴园。安顿完毕,即与陈楚楠、张永福、李竹痴等商讨组建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事,这是他此行的一大目的。
起草了相关章程后,举行入会仪式。遵照中山先生言传身教,逐一宣誓成会员。陈楚楠首先起立,举起右手,以庄严神态、口气宣誓:“联盟人,陈楚楠,当天发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自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
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就此宣告成立,陈楚楠任会长,会址就设在晚晴园。东南亚华人社会之有革命党的正式组织,即从此时始。
再接再厉“不欲民党喉舌中断”
就在此前不久,《图南日报》因受保皇派变本加厉的压迫,发行量又走下坡路,不断亏损越来越大,引起了撰稿人和印刷工人的不满,多有不辞而别者。陈楚楠虽然苦心支撑,却实在难以维持了,不得不歇业。
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与人合股办起了《南洋总汇报》,在他的坚持下,《南洋总汇报》也宣传反清,报头上连清朝年号都不用。合股者中有多个保皇人士,硬是将陈楚楠排挤出局。
虽屡遭挫折而不堕青云之志,陈楚楠誓再接再厉,“不欲民党喉舌中断”,决计再办新的报纸,今次趁着孙中山先生来新加坡的机会,倾听指教,确立了报纸的定向、招股、发行等事项,取名为《中兴日报》,作为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
1907年8月20日,《中兴日报》面世,其宗旨是:开发民智,而使数百万华侨生其爱种爱国之思想也……救亡之道,惟在日聒以言,提撕其自尊之心,使求自立之道。其智之未开,则觉之;其智既开,而惑于邪也,则正之。
陈楚楠感同身受,保皇派在新加坡等南洋地区有相当势力且十分顽固,受其蒙敝的同胞多而时间久长,故而以《中兴日报》为阵地,主动出击,层层批驳保皇谬论,剥落保皇派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手段、实质、危害,促使受其蒙骗的同胞觉悟;与此同时,大张旗鼓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同盟会的胡汉民、居正等著名理论家也来助战,因笔战分外激烈,吸引了各式人等争阅《中兴日报》,日销量高达4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