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德:见证清王朝落幕的湖州人
辛亥革命网 2013-07-04 00:00 来源:湖州晚报 作者:唐永昌 查看:
法国巴黎的布德尔美术馆,是一座散发恒久魅力的雕塑艺术殿堂。入驻这个艺术家园的,有乐圣贝多芬、雕圣罗丹、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等等,蓦然间,你还可能发现一座中国人的青铜塑像。这塑像,安放在美术馆进口的楼上,塑像右边衣袖上刻着作者“布德尔1919”的签名,左边衣袖上有塑像原型人的“蒲台尔作于已末夏日”的中文题款。
法国巴黎的布德尔美术馆进门口的胡惟德雕像
这蒲台尔,就是世界著名的雕塑大师布德尔。在近代世界雕塑史上,布德尔与罗丹、马约尔并列,被誉为欧州雕塑的三大支柱。他重视空间表现力和造型形式美,开创了概括、刚健、凝重的一代新风。这座中国人像,有人误读为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实际上在布德尔美术馆的档案资料上,赫然标着,他叫HOOWEITBH。读音为“胡惟德”。胡惟德何许人也?乃我湖州市埭溪镇南园村的老乡。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外交重臣。曾担任过清朝和民国几届政府的外交大臣、出使过日、俄、法等多国,是海牙国际法院、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等组织的官员,并且还代理过北洋政府临时总理、摄行临时执政。一个世界著名雕塑大师,为一个中国的外交家塑像,为法国雕塑史上所罕见。
胡惟德一生经历过多届政府,处理过大量国内国际事务。在民国历史的几个重要节点上,他是一个见证人。
近一个世纪前的1912年2月12日,是他率领沈家本(也是湖州人)等10位中央大臣,亲手接过清王朝的“法人代表”隆裕太后递交的“清帝退位诏”。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个王朝的落幕,也见证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终结。
1911年10月10日,被人称为一次计划外的起义,在武昌取得成功,革命风暴席卷全国,1912年1月1日,南京政府成立。但清王朝统治者仍苟延残喘,盘踞在紫禁城中。清朝的北洋军和革命军僵持在长江中游。执政的隆裕太后举棋不定。在革命力量的威慑、袁世凯的逼宫及可取得优厚待遇的条件下,经过多次谈判,终于商定在1912年2月12日发布清帝退位诏书。
这一天早晨,北风呼啸,地冻天寒,紫禁城的养心殿举行着清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
这天的仪式颇有特色。
这是一次“转制”的仪式,标志着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从封建制转向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