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先驱者梁希

辛亥革命网 2013-07-03 00:00 来源:湖州晚报 作者:张志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林垦部(后为林业部)部长的梁希先生,既是著名的林业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诗人,对于梁希先生早年的经历,他对家乡的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林垦部(后为林业部)部长的梁希先生,既是著名的林业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诗人,乃至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早为我们湖州的家乡人所熟知。最近,规模宏大的湖州梁希森林公园业已启动,他出生地双林镇的梁希广场也在筹建之中。然而,对于梁希先生早年的经历,他对家乡的贡献,尤其是他在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以及参与辛亥革命的情况却少为人知。值此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这些事迹同样值得我们追思和怀念。

梁希(1883年——1958年)

     梁希先生,于1883年12月28日出生于归安县(今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一户官宦书香之家。祖父梁湘,字辰五,号海帆。幼年与同父异母之兄梁沅,同求学于蔡声白的祖父蔡雪樵之门。因家境贫寒,二人常入书肆看书,回家默写,几无脱漏,被蔡师目为神童。清咸丰九年(1859)中副贡,任直隶州判,旋改教谕,后在双林授徒60余年,主讲双林蓉湖书院,直至80余岁去世。著有《潜确斋诗文草》,现仍有不少文章存世。梁希先生的父亲梁枚,号小帆,为梁湘长子。其人少即颖悟,9岁应童子试,也有神童之称。为清同治四年(1865)举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江苏宝应知县等职,后晋升直隶知州。惜乎英年早逝,家道亦日渐中落。

     梁希先生因幼年丧父,生活维艰。初以私塾启蒙,后就读于蓉湖书院。然才华出众,16岁中秀才,有“两浙才子”之誉。1902年与双林望族姚兰坪之女成婚,1905年生下长子梁尧(后名梁震)后,即报考浙江武备学堂,走武备救国之路。因学习成绩优秀,1906年被清政府资送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宏文书院预科学习一年,为实现武备宿愿,1907年转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他品学兼优,曾选拔为班长。其时,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出版《民报》,鼓吹革命。比梁希年长5岁的陈英士先生亦在东京学习,同年结识以后,两人相继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还经常在民报上发表诗文,抨击清廷之腐败。

     1907年和1909年,梁希曾两次回双林短期度假。 1908年次子梁超出生;1909年,适值好友吴兴权英年病殁。吴其时在北洋大学堂预科毕业,升入理化专科,敏慧异常,与梁希十分莫逆,却在当年夏季突然病逝,年仅23岁,梁希悲痛异常。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他召集同学在蓉湖学堂开会追悼,亲撰祭文,诵于肖像之前,声泪俱下,听者无不动容,显现了梁希与同学之间的厚谊深情。至今,其《祭文》仍保留在《双林镇志》之中。回到日本之后,他还写信给好友蔡原青先生,嘱其务必担当起纂修《双林镇志》的重任。信中说:“地无大小,郡县即一乡之积。及今世发新机,人启新知,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吾子闲暇曷奋笔,以弥绝续,为蜕旧谋新之有关系文字乎?”在其劝说下,蔡原青先生才操笔修志,产生了唯一一部正式付印的《民国·双林镇志》。这也充分表达了梁希先生对故乡和乡邦文献的关爱之情。

     1911年辛亥革命后,梁希满怀救国热忱,于1912年停学回国,投入了民主革命浪潮。先在江苏一带活动,后受好友俞寰澄先生之邀,来到湖州军政分府,与李次九等同乡搭档,负责新军训练工作。不久,袁世凯篡夺了革命领导权,军政分府撤销,新军裁减,梁希先生武备救国之梦顷刻破碎殆尽。他随即再次东渡扶桑,先仍在士官学校就读,因不甘受日本学生的侮辱和歧视,愤然离校。自1913年起改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学习。从此,他改弦更张,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他屡次深造,独专林业,硕果累累。1921年,妻子姚氏病故,他孑然一人,终生不娶,献碧血于中国林业,终成一代泰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