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身边的赤壁团队
辛亥革命网 2013-07-02 00:0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冯晓光 查看: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革命道路其实非常坎坷,在武昌起义成功前,他经历过多次失败,也多次流亡,但他总是能够重振旗鼓,革命到底。受孙中山的影响,革命志士不计其数。在他身边,还有一支庞大的赤壁团队。他们中都是赤壁(蒲圻)人,大多留过洋,才学兼优,思想进步,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
同盟会章程的起草人、四度出任孙中山的秘书长马君武。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后来逐渐转向革命,追随孙中山,担任孙的秘书长,起草同盟会章程,成为同盟会乃国民党元老级人物。此后他历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广西省长、北京临时执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等要职。1926年他创办了广西大学并任校长,此后即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孙中山的贴身秘书、《三民主义》的记录者黄昌谷。黄昌谷1912年入同盟会后任孙中山秘书。1920年为救国宏愿,结束美国优厚生活,回国终身跟随孙中山,参加南北伐,开始了出生入死的文武生涯。是孙中山南京奉安大典8位扶灵人之一。
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功勋人物吴祖荫。吴祖荫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孙中山,成为早期加入同盟会的成员之一。1899年5月,吴祖荫与士官生傅慈祥、吴禄贞、安庆澜、刘道仁,帝国大学学生黎科,日华学堂学生蔡成煜、黄白福、郑保晟等9人组成“励志学会回国请愿团”,先后在南京、武昌会见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劝说其脱离满清朝廷“自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回国后在新军任职,参加武昌起义。
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但焘。但焘(1881—1970),字植之,首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参加者。蒲圻中伙铺安丰但家人,出身书香门第。1903年但焘东渡日本,晋见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亲自首访但焘于神田区红梅馆。后又多次晤谈,共同讨论发起新的革命团体。参与者有孙中山、黄兴、陈天华、冯自由、宋教仁、马君武、但焘、李四光等70余人,分别来自国内的10个省。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焘负责参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的起草。孙中山任命但焘为总统秘书兼公报局局长。1917年护法之役,但焘应孙中山邀请去广州,担任国会非常会议秘书长和大元帅府秘书长,深得孙中山信任。
《实业计划》和《建国方略》的写作参与者余日章。1917年,孙中山从广州移居上海,余日章在沪与孙中山时常见面,几乎每晚都前往莫利哀路孙公馆探望孙中山。余日章与蒋梦麟、宋庆龄等一同协助用英文写作《实业计划》。1921年,太平洋会议在美国举行,孙中山欣然同意余日章和蒋梦麟两人以国民代表身份参加,并当即电美华侨表示一致欢迎。为了进一步支持孙中山,余日章还积极参与了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编篡工作。孙中山逝世后,余日章发起追悼孙中山大会。
受到孙中山赏识的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周逸群。周逸群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孙中山见周逸群一表人才,既有军人风度,又有文人气质,而且对革命有独特的见解。孙中山表示“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见证辛亥革命的张国淦。武昌起义后,他开始步入北洋政坛。1911年张国淦被选为湖北议和代表。民国唐绍仪内阁成立,任命张国淦为铨叙局长。后来又被袁世凯任为国务院秘书长。1912年8月,孙中山首次赴京,袁、孙始相聚一堂。张国淦每天上下午在国务院办公后都到迎宾馆看望孙中山。张国淦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辛亥革命,但他是民国创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著有《辛亥革命史料》。
拥护并积极支持孙先生的民主革命事业的贺良朴。他生于1861年,1937年去世,字履之,号篑庐,别号南荃居士,蒲圻赵李桥人,前清拔贡。少年时从其堂伯父贺寿慈学习诗画,后任上海广方言馆监督。曾参加同盟会,与张伯纯一同会见孙中山,拥护并积极支持孙先生的民主革命事业。并与梁启超同游,研讨救国方略。民国时期,任北京美专教授,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辛亥首义的发起者之一张国溶。张国溶(1879-1943),字海若,号月波。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兄国淦同科中举。三十年(1904)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奉旨留学日本,受到孙中山进步思想的影响。回国返鄂后任湖北省咨议局副议长。武昌起义前夕,张等以咨议局作为革命的秘密据点,与革命党人在此共商革命大计。辛亥首义成功,湖北军政府成立,张任政事部编制部部长。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民国4年任北京政府众议院议员、参事堂参事,后又任国务院参议、陆军第15师20旅旅长。“五四”运动后,他离开政界,开始隐居生活。1937年,北平沦陷,侵华日军曾慕名以重金礼聘张出来做官,张装死在报纸上发讣告和死亡照片,以此回击。1943年病逝于天津。
还有少时在武昌参加辛亥起义的教育家刘树杞,万能教授、《建国方略》誊抄者张圣奘,广州大元帅府兵工厂厂长雷大同等,也先后跟从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或参与民国组建,成为民国的强力推手。